【两会访谈】立法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访省人大代表田红
安徽日报
班慧
阅读
“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已从抗旱增雨为主要任务,扩展到服务农业生产、改善空气质量、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等重要领域。”省人大代表、省气候中心总工程师田红说。
如何更好地运用人工手段影响天气?此次省两会,田红联名10位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制定《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上位法多数为原则性规定,需要地方立法予以细化。”田红介绍,近年来,我省也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作业能力建设、完善作业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但是还没上升到法律层面。
田红建议,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明确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体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应形成在政府领导和协调下,气象主管机构组织指导,其他相关部门依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
田红说,地方立法还应当明确,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必须具备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条件,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需要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培训、考核合格。
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安全管理方面,田红提出,要明确各市县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公安、应急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规范作业设备采购、弹药运输存储、设备检修等行为,明确作业的炮弹存储应当符合国家民用爆炸物管理规定要求。(记者 班慧)
编辑: 李谷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