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进行时】巾帼调解队 源头解纷争
“报告‘审判长’,‘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均已到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日前,在黄山市屯溪区杨梅山社区“皖美和姐”工作室内,记者旁听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模拟庭审”。
原来,该小区在老物业合同期满后通过民主投票的形式更换了新物业。而在新老物业交接过程中,老物业方要强行带走小区所有监控设备,并表示如果居民需要,要花2万元购买。这一消息引发了居民和新物业的强烈不满。在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沟通调解无效后,“和姐”程婉组织了此次“民事审理”。
“我在退休前从事的就是法官工作,多年来居民对我也很信任。作为社区一员,我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很了解,我便提议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调解。”程婉告诉记者。
当天,“原告方”社区居民代表、新物业代表,“被告方”原物业代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分别发言,程婉则将各方“主张”及争议要点进行了详细梳理,利用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分析各方权利义务,提出调解意见。
“好的,既然大家都作了表态,那就来个握手言和,感谢老物业多年来的付出,也希望新物业继续做好小区管理……”在程婉的调解下,这起矛盾被成功化解。
“这次纠纷让我了解了很多法律的专业知识,感谢‘和姐’的帮忙,维护了我们居民的合法权益。”社区居民王燕兴奋地告诉记者。
“‘和姐’带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了法庭现场,也让我们对小区未来的管理充满了信心。”小区新物业方代表说道。
短短1小时的“庭审”,令记者印象深刻。在程婉的努力下,过去“拉家常、套近乎”的调解方式转变为“开庭式、普法式”调解,让居民群众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带动居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在我们社区‘皖美和姐’志愿服务队里,既有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也有科技工作者、网格员等,大家都是自愿参与、尽己所能,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化解在源头,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和姐”程婉笑着说。
据杨梅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少平介绍,“皖美和姐”作为社区的品牌创新项目,业已成为当地社区治理的一面旗帜。“这支巾帼调解队由社区退休干部、老党员、非公企业负责人等‘社区能人’组成,自成立以来,已收集民情200余件,协助调解矛盾纠纷280余起,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吴少平说。
编辑: 李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