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响应

中安在线  吴越 

  3月25日上午,芜湖市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芜湖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政策进行解读。

图片1.png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预案》于2022年5月11日印发,实施以来为芜湖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灾害形势变化,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现充分参考了省有关预案,深入结合芜湖市工作实际予以修订。

  据介绍,《预案》正文分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灾害救助准备、信息管理、市级应急响应、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保障措施、附则、附件等9个部分,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下调应急响应启动标准。结合芜湖市常住人口数量实际,并参考省预案的相关规定,适当降低了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以加大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力度。例如,将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的门槛由4000人大幅下调至2500人,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开展救助工作。

  完善灾情报告机制。为了解决灾情报告中的难点问题,《预案》坚持“实事求是”和“先报后核”的原则,制定了8条具体工作措施,并明确了灾情报告的具体要点。针对部分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修订后的预案不再设定固定的灾情报送时间,而是要求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兼顾灾情报送的时效性和基层工作实际,确保灾情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

  强化应急措施。为增强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预案》增加了“五停”措施和“五断”准备,即在必要时采取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等应对措施,并做好断水、断电、断网、断路、断气等极端情况的应急准备。同时,《预案》还明确规定,在灾害造成群众生产生活资料遭受较重损失、短期内失去收入来源、社会较为关注且符合其他自然灾害专项预案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从而加强了响应启动的灵活性和衔接性。

  下一步,芜湖市将充分发挥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的牵头抓总作用,优化并明确各单位职责,督促各县(市、区)和市有关单位按照预案要求做好灾害救助基础工作。同时,还将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好资金、物资、人力等各类保障措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救助。(吴越)

编辑: 贾良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