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文明实践让城乡处处充盈新风正气

宿州文明网      阅读 

  宿州市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推动移风易俗,让城乡各处充盈着新风正气。

  “邻里集市”让群众“近”享美好生活

  “对于咱老百姓来说,磨刀、修鞋、配钥匙等都不算什么大事,却是日常生活需要的。志愿者上门服务,帮我们解决这些小问题,非常贴心。”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东方社区的居民张山高兴地说。

  张山口中的“上门服务”,便是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的“邻里集市”文明实践项目。当天的活动中,志愿者或给居民理发,或为居民修理电动车和小家电,还有的为居民贴手机膜、修补衣物、健康义诊等。

  “‘邻里集市’的活动宗旨就是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生活中的‘小事’‘琐事’‘烦心事’。志愿者队伍通过前期摸排群众需求,精准设置救护知识宣传、义务理发、健康义诊、修理小家电、修理电瓶车、旧衣缝补等多个项目,公开招募了7个志愿服务组织,优选多名志愿者参与,为大伙献爱心、解难题。”宿州埇桥红十字应急救援大队队长、“邻里集市”活动召集人王伟民说。

  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起,宿州创新实施该项目,聚焦群众需求,优选服务内容,精挑服务组织,利用周末、节假日,把“邻里集市”搬到群众“家门口”提供免费服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

  农家书屋构筑乡风文明“大舞台”

  砀山县葛集镇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模式,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乡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

  阵地融合,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粮仓”。葛集镇将农家书屋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有机融合,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对全镇农家书屋进行提档升级,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图书、报刊、电脑等,并定期更新书籍,确保群众能够及时阅读到最新、最优质的图书资源;另一方面,将农家书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重要活动阵地,组织开展理论宣讲、读书分享、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学习知识、提升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活动赋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葛集镇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文明实践活动。理论宣讲,凝聚思想共识。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农家书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法律法规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思想共识。读书分享,涵养文明乡风。组织开展“书香葛集”“全民阅读”等主题读书活动,鼓励群众走进农家书屋,阅读经典书籍,分享读书心得,在书香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民俗盛宴庆新春

  春节期间,灵璧县在钟灵广场举办“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系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活动在热情洋溢的群舞《中国》中拉开序幕,舞者们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对祖国的热爱。随后,磬石琴演奏《你笑起来真好看》、独唱《最美》等节目精彩纷呈,赢得阵阵掌声。幼儿舞蹈《花木兰》展现了孩子们的活力与朝气。泗州戏小戏《天价彩礼》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移风易俗,引发共鸣。男女对唱《壮丽启航》和戏曲合唱《红梅赞》,以激昂的旋律将活动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活动还对2024年的20名优秀志愿者和5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表彰。受表彰的志愿者宣读倡议书,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激励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优秀民俗文化焕发生机,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编辑: 程玉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