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做强皖北绿色食品产业

安徽日报  孔令聪    阅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年来,安徽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不断延长。皖北是安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市场腹地广阔,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条件得天独厚。但长期以来,皖北地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大而不够强”“多而不够优”“全而不够精”等问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培优做强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必须充分挖掘农食产品的特色、消费行为与利用方式,高起点打造绿色食品的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建设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布局优化、规模巨大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原料供给质量和效益。立足农业产业基础优势、资源禀赋,对标长三角及国内高端消费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推动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引导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与食品产业适配性,紧盯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协同上中下游育种单位优势力量,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高端优质专用新品种。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股份合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割“五统一”订单合同生产,带动农户参与以种子为内核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确保订单原料达到绿色优质专用标准,为绿色食品开发夯实原料基础。

  培育引进区域领军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瞄准广东、福建等食品产业发达地区,以及世界500强、行业100强等知名食品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利用好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制,在长三角地区大力引进在全国有牵引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高端食品加工项目,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实业主业收购、兼并、重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大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引导土地、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加快培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国内一流企业群。发挥“兵团式、阵地战”的战略优势,建成万亿级食品产业特色化发展新增长极,擎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打造食品科技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突出科技“引领度”,加强科创平台建设,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产业,持续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立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建皖北绿色食品安徽省实验室(或皖北绿色食品研究院),打造皖北食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引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江南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源,凝聚起强大的食品科技创新力量,打造一个涵盖“实验室+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和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组织科技攻关与创新,提升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工业化水平,推动价值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跃升,着力打造全国高端健康食品生产基地。

  激活人才“第一资源”,集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人才是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坚持外来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培育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育一批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实现人才队伍共建共享共用,集聚发展合力。进一步出台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支持政策,在住房保障、科研经费、生活补贴等方面给予优厚政策,吸引高层次食品技术人才落户。打破地域藩篱建立“人才飞地”,积极鼓励企业在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建立“人才飞地”,构建起“项目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皖北、效益两地共享”的良性机制。支持皖北地区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大力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新兴学科专业,建立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的食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育食品工业发展的人才梯队。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新模式,拓展蓬勃发展的市场空间。鼓励引导皖北龙头企业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开设各类旗舰店、体验店、形象店,提升市场认知度。鼓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高铁站、港口等流动人口密集场所,设立“皖美农品”展销专柜(区、店),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鼓励企业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倾力打造一批电商销售“网红爆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宅消费”模式,对产品品牌进行广泛推广,扩大销售辐射半径。建设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大脑”智能化管理系统,内容涵盖绿色种养、收购、加工、成品包装、仓储物流、产品销售等场景,以提供集产品防伪溯源、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追溯、智慧生产、可视化大数据展示、一物一码精准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运营等各类事务的智能化服务和管理。

  (作者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编辑: 章嘉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