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 小小炸馓子 浓浓家乡味

安徽日报  记者 安耀武 李鹏    阅读 

  “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苏东坡任颍州(今阜阳)知府时写下的这首诗详细描写了馓子的加工过程。

  馓子是皖北人过年时的必备年货之一。如今,方集馓子的美味已成为游子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在阜南县方集镇,馓子不仅好吃,还承载了人们的儿时记忆。“我家的馓子酥脆可口,吃过唇齿留香。”方集镇的吴广久炸馓子已有30多年,对馓子有着特殊的感情。

  手持两根馓撑,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白色的面条很快就变成了金黄色的馓子……1月15日早上,在吴广久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下,香气扑鼻的馓子便制作而成。从凌晨两点开始干活,吴广久一直炸到上午10点,才完成当天的任务量。

  “炸馓子是最后一步,前面还有很多步骤。”吴广久一边忙着炸馓子,一边向记者介绍制作馓子的流程和要点,和面、立条、盘条、搓条、再盘条、醒条、框条……整个流程下来,大概有十几道工序,耗时将近一天。

  经过一天一夜的“发酵”,每一根馓条都油汪汪的。吴广久说,“发酵”是整个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馓条要均匀地涂抹猪油。猪油不仅能防止馓条粘连,还能提升口感。经过猪油的滋养,馓条呈现金黄色。

  吴广久把醒好的馓条框在手臂上反复拉抻,直至粗细均匀,再放入滚烫的油锅中。“滋啦”一声,馓条在沸腾的油锅里翻滚着,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根据粗细程度不同,炸出的馓子分为粗馓子和细馓子两种。其中,最受欢迎的细馓子,细若发丝、环环相连,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随着时代进步,方集馓子也在与时俱进。吴广久炸馓子最早用的面粉是普通小麦粉,现在变成了高筋麦,弹性更大、口感也更好。柴火锅也变成了电磁炉,能更精准地控制火候。岁月流转,改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方集人对馓子口感的执着与追求。

  在方集镇,专业从事馓子加工的有二三十户,有的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带领方集馓子走上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记者 安耀武 李鹏)

编辑: 章嘉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