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党报融媒聚焦滁州 挖掘“优等生”跨区域合作成果
近日,以“为‘优等生’蓄力,全面加快‘跨区域合作’”为主题,深度聚焦滁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与长三角其他40个兄弟城市分工协作的长三角党报融媒摄影采风行活动在滁州举行。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党报及旗下融媒体的摄影老师一行走进滁州,集中走访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用镜头记录滁州与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安徽省内城市间“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多方互赢”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探寻滁州接续发力、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等生”的重要途径。
长三角城市联合河湖长制更加密切,携手共建滁州明湖,使其成为全国首个“幸福湖”
滁州,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坐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自2013年正式加入长三角协调会以来,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安徽省乃至长三角41市中的一匹“黑马”——滁州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全国第185位跃升至去年的第89位,年均增长8.8%,是全国进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功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科创中心百强、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等。
落户苏滁高新区的上海意特利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概貌
落户苏滁高新区的上海意特利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操作
与长三角其他40个兄弟城市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领域分工协作更是累累硕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赛马”评议连续4个季度位居全省前三。与长三角兄弟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全面深化。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以来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32个、协议总投资971亿元;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3个宁滁皖北产业合作园,已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247亿元。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中新苏滁高新区,累计招引产业项目超300个、75%来自沪苏浙地区。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在全省率先启用,与沪苏浙地区的城市合作实现县(市、区)、园区全覆盖。依托合肥都市圈辐射带动,共建合滁定远、全椒两个合作园区。77个项目纳入长三角“十四五”项目库,累计获长三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9.07亿元,分别占全省37%、长三角地区17%,居长三角城市第1位。
浦口—南谯合作产业园
引入苏州园林景观概念,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打造的鱼尾狮公园
与长三角40个兄弟城市间深化交流合作。近三年来,滁州市党政代表团16次带队赴沪苏浙考察交流,先后选派50余批近300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锻炼“取真经”。与杨浦区、徐汇区实现党政代表团常态互访;与南京、苏州等地建立常态化议事协商机制,高位推进跨区域重点合作事项落地落实。同时在思想理念、工作机制、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强与沪苏浙城市的全方位对接。
安徽恒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操作演示破拆机器人
工大开元环保科技(滁州)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做实验
与长三角40个兄弟城市间产业链接更加紧密。近三年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超800个、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5个,每年销往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总额超500亿元。
滁州市一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
与长三角40个兄弟城市间的共建共享稳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医疗合作200余项、合作办学10所,长三角首所跨省办学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建成招生。112家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实现县级跨省联网全覆盖。与上海嘉定区、苏州吴中区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协议,与南京市签订民政帮扶协议。“亭城通”市民卡与南京等全国110个城市实现联网互刷。
苏滁实验学校与浦口新世纪小学结对办学
滁州市永乐小学和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结对合作办学
新征程上,滁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坚持全面融入、主动作为,全方位深化与长三角兄弟城市的对接合作,聚焦平台共建,全力建强合作载体;聚焦产业共兴,全力推动协同链接;聚焦创新共育,全力深化科创协作;聚焦民生共享,全力完善公共服务。努力形成更多示范性成果,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9月18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滁州召开
借东风、搭平台、抓机遇,滁州城市发展已经上了新台阶、步入快车道,与长三角其他40个兄弟城市间平台共建、产业共兴、创新共育、民生共享的跨区域合作成果斐然。
编辑: 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