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评论】新年贺词里的安徽小巷,有哪些故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光明顶    阅读 

  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在贺词的“考察足迹”中,提到安徽“六尺巷”!

  而“六尺巷”正是中华民族谦和礼让、和谐相处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他的老家和邻居因为宅基地起了争执。家里人写信给他,希望他能帮忙解决。张英回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说,为了一堵墙争执不值得,不如让一让。家里人一听,这话说得在理啊,就主动让了三尺地。邻居一看,哎呀,人家都这么大气了,咱也别小气了,也让了三尺。这么一来二去的,“六尺巷”这个名字就这么传开了。

  这个“让墙”的事儿啊,不光解决了张英家和邻居的纠纷,还影响了周围好多人。后人们还专门在巷子两头设立了两块牌坊,一块写着“礼让”,另一块写着“懿德流芳”。

  300多年过去了,六尺巷的礼让佳话至今仍影响着这座城市。安徽桐城在基层治理领域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你看这六尺巷,说窄吧,三个人并排走还得挤一挤;但说宽吧,只要大家相互礼让、以和为贵,那路就能走得远、走得广。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六尺巷,依旧不断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编辑: 王莉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