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淮南市民政局民生实事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传媒集团进行现场直播。
今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办好民政领域民生实事,着力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今天,我们邀请到淮南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晓虹,市民政局低保中心副主任章丹虹,围绕我市2024年民政领域民生实事开展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晓虹介绍有关情况。
邢晓虹: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民政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将围绕“聚力民生实事 增进百姓福祉”,向大家介绍我市2024年度民政领域民生实事开展情况。
淮南市民政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做好基本保障,兜住困难群众生活底线
全面建立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增加民生资金投入,逐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一是视情调整救助标准。2024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6元,集中养育和散居孤儿月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1700元和1300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同比增长28.7%。全年累计为144万人次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发放保障金8.4亿元;为1756名在保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累计发放资金2348万元;为4.21万名困难残疾人和3.98万名重度残疾人,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718.8万元。二是及时发放救助补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为3.7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746万元。按照淮南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12.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26万元。三是持续做好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重点摸排范围,对摸排中发现符合低保、特困的人员及时纳入,对渐退期满的人员及时予以退出,对出现临时性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将11359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民政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其中今年新识别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05人。
二、做好服务供给,关注群众身边切身利益
聚焦“一老一小”“一婚一丧”等社会热点,持续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上强举措。一是细化儿童服务帮扶。为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标准位于全省第一。向上争取资金75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护童成长”等关爱困境儿童服务项目,该项目入选全省十大优秀案例。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群体关爱,通过线上线下募集资金40余万元,支持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统筹各类资金支持全市57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建设以照护失能、半失能人员为主的县区级供养服务机构16个。投资近千万元,建成6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安排资金500余万元完成263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工作连续2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7月11—12日全省农村幸福院敬老院建设暨养老服务重点工作推进会在淮召开。三是深化婚丧服务改革。通过政府投入、向上争取等方式,投入资金1.5亿元加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408万元,推进寿县殡仪馆等殡葬设施建设。为4110名困难群众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403万元。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办理婚姻登记23249对。八公山区、寿县、大通区成功入选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
三、做好工作创新,满足群众多元救助需求
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工作中创新方法创制举措,积极回应群众的多元需求。一是在办理机制上求“新”。在全省率先推行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机制,困难群众只需提供一次申请材料,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根据其家庭收入、支出和经济情况,按特困、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标准逐类进行审核确认。通过新机制纳入低收入人员9022人,为674人办理两残补贴、教育补贴和医疗救助。二是在服务模式上求“新”。投入资金94万元,为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护理保险,引入“等值服务模式”,在特困人员住院的时候由保险公司提供照料护理服务,在解决特困人员住院护理难题的同时,保证了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三是在救助力量上求“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成立1112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每个互助社具备3万元启动资金,其中村集体经济和社会捐赠资金2万元。截至目前,为359人次发放救助金17.959万元。四是在慈善救助上求“新”。按照市民政局部署,各县区民政局、慈善协会对属地符合救助条件的重大疾病困难患者进行了摸排,确定了9名血友病困难患者和48名恶性肿瘤、心脏大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困难患者作为救助对象,全年共发放救助资金17.1万元。
四、做好宣传引导,方便群众充分知晓政策
围绕民生实事相关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群众对民生实事政策的知晓率。一是印制一本宣传问答。梳理民政领域民生实事政策,对群众重点关注的保障标准、保障范围、救助条件、办理流程等问题,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汇编40道问答成册,使民政领域民生实事政策一目了然。今年以来,共分发宣传问答手册5000份。二是开展一场集中宣传。5月9日,市民政局在吾悦广场开展了全市民政领域民生实事政策集中宣传活动,邀请教体、医疗、残联等与民政领域民生实事相关的10多家市直单位携带28块宣传展板、2000份宣传手册、500套宣传物品对各自领域民生实事进行了现场解答,宣传现场共接受群众咨询150人次。各县区也相继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三是用好一批线上平台。充分利用各类关注度高、贴近群众生活的线上媒体拓展民生实事宣传渠道,构建广覆盖、形式多的宣传格局。将民政领域8项民生实事政策问答和政策解读视频在“淮南发布”“淮南民政”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推送。今年以来,共发布民生实事政策导览10期。依托“行风热线”电台节目讲解民政领域民生实事政策2期,持续加大对民生实事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全面提高群众对民生实事政策知晓率和社会满意度。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安徽法治报记者:
请问,什么是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机制?
章丹虹:
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机制是指,依据《淮南市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实施方案》,困难群众只需提供一次申请材料,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根据其家庭收入、支出和经济情况,按特困、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标准逐类进行审核确认。
主持人:
下面请继续提问。
今晚800记者:
请问,什么人群可享受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章丹虹:
我市为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独居、残疾老年人家庭,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县区可放宽到低保边缘家庭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中的老年人家庭。
原则上已进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不再进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列入统计范围。
主持人:
感谢发言人的发布。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编辑: 郁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