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2024·我的故事】“一扇门”办两省事

安徽日报  王弘毅 王珂    阅读 

  新闻回顾

  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拥有同样的地名、相通的街道,“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成了这里最具特色的地理标志。2016年,两地派出所在两个丹阳交界处联合设立了皖苏“两省一街”警务室。去年,该警务室设立皖苏两地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两省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这一年收获满满,最大的体会、最大的感动都来自于‘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时至年底,马鞍山市公安局丹阳派出所所长张成秋格外繁忙,提起2024年的收获,他发出如此感慨。

  张成秋所说的警务室,为当地群众津津乐道。在这间警务室里,安徽、江苏的民警们在一间办公室为两省居民办理户籍、居住证等业务,出现警情一起出警,日常巡逻一同开展。

  “2024年,我们和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丹阳派出所合作得很流畅、很愉快。我们在治安管理、矛盾化解、案件侦办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两省事’。”张成秋说。

  “‘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目前主要办理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共四大类12项业务。这些业务原先两地群众需要往返两地公安机关办理,审批时间相对较长,如今有不少业务可以集中到这个警务室来办理,既省时又方便。”张成秋告诉记者,除配备社区民警外,皖苏“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还分别配备了两地辅警、社区网格员等,治安防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随着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加速发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南京企业搬迁入驻,皖苏两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今年1月至11月,皖苏“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办理户政业务199件、证明类业务520件,开展业务咨询547次。

  张成秋还说起一件令他深受感动的事。今年7月,马鞍山有位年过八旬的李爷爷找到他们,想寻找失散60多年的中学同学朱爷爷。当年,因通信落后,两人毕业后就各奔东西。李爷爷定居在安徽芜湖,经多方打听得知朱爷爷定居江苏南京,但是跨省寻人谈何容易?经住在马鞍山市丹阳镇的外孙“指点”,他们联系上了“两省一街”警务室求助。

  民警立即根据李爷爷提供的姓名与系统进行比对,将南京市与朱爷爷同(音)姓名、年纪相仿的居民筛选出来,并联系了“两省一街”警务室江苏综合窗口民警获取联系方式。经电话核实比对,终于找到了户籍地在南京某区的朱爷爷的女儿。

  此时的朱爷爷已卧病在床,看见60多年没见的老同学,非常激动。事后李爷爷还给警务室送来了锦旗,感谢两地警方的帮助。

  像这样的真实故事还有很多。张成秋说,一开始,两地派出所合作依托的更多是工作责任心和个人感情,后来,慢慢地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形成了合作机制。“我们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结对共建,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邻里情还有同事之间、伙伴之间的友谊,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张成秋表示。

  谈及对明年的展望,张成秋坦言,现在双方警力的配置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交流协作有待进一步深入,还要进一步促进警务室管理提档升级,同时强化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赋能,推动警务室再上新台阶。

  目前,皖苏“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已着手向其他政务服务领域拓展延伸工作触角。“现在江苏方面已在警务室设置了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我们将借鉴江苏经验做法,加强科技赋能,推动硬件升级,让‘跨省服务’更加便捷,更好满足皖苏毗邻地区群众的办事需求。”张成秋说。

编辑: 王莉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