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一企一策”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编者按: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目的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机制的优势,加强央地联动,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我市快速响应,及时启动机制各项工作,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提供贷款支持。即日起,本报开设《创新开展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栏目,全面报道我市贯彻落实工作机制相关要求,切实推动工作机制取得的实质性成效。
12月1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我市深入摸排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一企一策”提供贷款支持,精准助力企业发展更轻松、更高效。
建章立制,专班推动。11月8日,我市根据相关工作部署,建立以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发改委、淮北金融监管分局等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指导各县区、园区成立属地协调机制和专班。市级专班召开工作推进会6次,县区及园区专班召开专题会19次,全面压实工作职责、细化工作规则、明确具体要求,形成主动向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包保下沉,精准摸排。建立市级联系包保机制,7个工作小组对口联系县区、园区指导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工作覆盖率和精准度。按照街道、乡镇划分片区,将全市村居网格与银行网点进行匹配,组建由512名村居网格员和306名银行业务员组成的联合走访队伍,截至目前已深入走访小微企业2.94万家,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走访信息填报率、企业推荐率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3位,为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打下良好基础。
优化服务,提高质效。针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我市按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5项标准,筛选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及时推送金融机构。银行机构建立线上、线下审批“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化材料,切实提升企业融资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形成“申报清单”4427家、“推荐清单”2805家,其中2166家企业获得授信,授信金额30.03亿元。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制定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在村居服务大厅、银行网点设立政策咨询台,全面普及融资政策。组织金融政策进园区、进县区、进商会活动,梳理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60余种,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举办政银企对接会8场,为347家企业提供现场服务,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格局和良好氛围。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全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48.81亿元,较年初增加96.86亿元,增速达12.8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27个百分点;面向小微企业法人贷款40.69亿元,较10月份增加12.88亿元,环比增长46.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9.19亿元,较年初增加43.48亿元,增速18.4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92个百分点;发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14.54亿元,较10月份增加1.49亿元,环比增长11.4%。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至4.44%,较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环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助力企业发展更轻松、更高效。在此基础上,我市将持续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质量,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宋雨倩
编辑: 程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