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回搏!
人生能有几回搏!
——“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系列评论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安徽考察。
每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聚焦科技创新。在前不久来皖察看安徽省重大科创成果集中展示时,他指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就是奋勇拼搏,无问西东,此时不搏待何时!
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研工作者的嘱托,归根到底是对每个人的期待。所有的辉煌和业绩,无不源于日常的刻苦努力;平日流下的汗水,都将成为浇灌成功之花的雨露。
“搏”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建大好河山,垦广袤良田,治大江大河……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到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从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索救亡图存,到创造“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拼搏”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砥砺一代又一代人开拓奋进。
“搏”是时代发展的鲜明底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征程上,拼搏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只要肯拼搏,就会有未来,只要能奋斗,就能出奇迹。
“搏”是安徽进位的现实需要。过去10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10年。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长到4.7万亿元,连跨3个万亿级台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至5.1万亿元,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靠的就是顽强拼搏;今后安徽争先进位,仍然还要靠奋斗拼搏。
“搏”是成长进步的应有之义。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最近,电视剧《凡人歌》刷屏全网,讲述了不同年龄段的都市奋斗者们,被生活围追堵截,在逆境中努力奋斗的故事。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拼搏。平凡人也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奋发有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将拼搏的火愈烧愈旺、将干事的灯点亮长明,成为自己的英雄!
二
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新征程上,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我们自己——只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成功找路径。
因“惑”不愿搏。远方除了远,可能什么也没有。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人产生困惑,目标不清,激情不再。诸如学业的困扰、职场的挑战、生活的压力、情感的波动等等,都会让人感到迷茫。最终得过且过、浑浑噩噩,陷入生活没盼头、工作没方向、努力没结果、拼搏没动力的恶性循环。
因“怕”不敢搏。“因为害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小说《山月记》里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们遇事不敢全力以赴的心态。因为害怕困难,就逃避退缩;因为害怕失败,就放弃努力;因为害怕吃苦,就绕道而行。不断地、主观地强调困难,本质上是缺乏一往无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胆识。
因“拙”不会搏。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党员干部理应有“本领恐慌”,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人说,现在“不想好”的干部不多,“想不好”的干部不少。之所以“想不好”,恰恰是因“真不学”“会不了”,造成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仍停留在过去,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拼无策,即“非不拼也,是不能也”。
因“愤”不真搏。有的地方或单位仍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忙的人“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闲的人“闲敲棋子落灯花”。考核流于形式,奖惩没法兑现,不干的人不能被清理淘汰,干的人也不能脱颖而出。因为“辛苦”又“心苦”,流汗又流泪,一些能干的人也“愤”而不搏,甚至躺平。
三
“人生能有几回搏”,重在一个“搏”字。这是人生的态度,也是成功的要义。要拼搏到底、不懈奋斗,才能让追求的事业“热辣滚烫”,才能高标准完成担负的使命。
要涵养“愈险愈进”的定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随时出现。要绷紧思想之弦,强化底线思维,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定力,厚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概,把困难矛盾这个“绊脚石”变成砥砺斗争本领的“磨刀石”,真正做到知难不退、担难不怯、解难不推。
要提升“捕捉机遇”的敏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实践表明,谁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谁抓不住或错失了机遇,就会陷入战略被动。正所谓,时代要抛弃你,往往连声招呼都不会打。当前,安徽要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战略机遇、紧抓时间窗口,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展现“使劲往前赶”的拼劲和韧劲,把政策机遇和红利实实在在转化为发展动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取得更大进展。
要练就“既勇且智”的本领。拼搏也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敢于拼搏是一种勇气和自信,善于拼搏则是一种智慧和胆识,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创造精彩。“拼”不是内耗内卷、“搏”不是盲动蛮干,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只是正确地去做事。
要走好“改革创新”的“先手”。安徽素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宝贵基因。要继续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更好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破除束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那是无能者对自己的放弃。要以改革的办法整治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真正下“猛药”、敢于亮“黄牌”,让滥竽充数的干部没有立足之地,从而唤醒广大干部的拼搏进取意识,形成人人争先、行行创优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编辑: 章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