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物种”的孩子:发起一个心愿

安徽乡村振兴网  刘润宇 黄小雨    阅读 

  一场科普讲座,一批新的植物标本,能给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带来怎么样的改变,又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可能性?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在六安,大学生和老师们在暑假里准备好了科普课件,为大家揭秘昆虫的“世界”;带领孩子们制作植物标本,实践出真知......这些活动就像一个个小的样本,一些改变正在发生,他们用科技助农,科技助教。

  探寻“新物种”的孩子

  张扬是今年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孩子,已经在六安林水寨生态园待了两天,12岁的张扬一直有个愿望——做一个植物标本。

  他跟着外婆从小就在乡下长大,班里有50多个孩子,他们都住在附近的4个村里,其中有一半是留守儿童。

  放学后,张扬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间地头玩耍,突然一只有绿、蓝色金属光泽交映的蝴蝶翅膀在眼前闪过,“蝴蝶翅膀花纹是完全对称的吗?破茧成蝶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没有人能回答他,张扬恋恋不舍地望着蝴蝶离开,这件事他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没有忘却。

  每过一段时间,张扬和小伙伴们在村里就会发现一些他们并不认识的植物或者昆虫,刚开始孩子们非常好奇这些物种的名字和特性,但是没有人可以解答他们,渐渐地也就不再追问和关注了。

  这是现在自然教育的现状,城市里生活的孩子见识昆虫和与之亲近的机会更显得微乎其微了。虽然昆虫依然存在,但是却再也不是孩子们童年的乐趣点了。

  为了改变现状,老师们曾经尝试过许多办法。为了给孩子们上自然科普课,多方筹措,才邀请到一位自然课的老师,但是上了一两节课就走了,孩子们意犹未尽。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他们都有一段关于昆虫的记忆,但是,大自然与我们相去甚远了。

  共同的心愿

  面对这个切实的问题,被一群想为社会做点什么的人看见了,碰撞之下,一个公益项目诞生了。

  6月21日,2024年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产实习动员大会举办,拉开了今年暑期“三下乡”的大幕。其中,校级重点团队“小昆虫 大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六安市林水寨村开展“三农”发展路径调研,开展昆虫科普服务。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安徽省昆虫协会、六安市林水寨村一起加入了此次活动。

  注射还软、放松关节、扎昆虫针、上展翅板……随后,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动手操作,学习蝴蝶标本的收集和制作方法。通过近距离的观赏和制作,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也了解到标本采集、收藏、研究、展示等工作,在以玩促学中,培养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

  “在孩子们眼中,昆虫是很美的对吧,但是昆虫分两种,有益的和有害的,拿着标本去跟他们介绍,就不仅仅是一些想象的认知了。”植保学院副院长、安徽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唐庆峰教授介绍,举办科普活动的目的不仅是针对孩子,更重要的是针对一些有祛除病害需求的农户,用系统性、科学性的体系去介绍昆虫,才能更深刻地让大众了解这个昆虫世界。

  同样的科普活动,六安市林水寨生态园已经记不得举办多少次了。从木工坊里的理论培训、标本识别,到生态园里的实地辨认,不仅是昆虫种类还是农作物特性,孩子们都已了然于胸。

  “田间课堂”教孩子们认昆虫、识病害、采标本,学习作物病虫害防控,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背后是多家共同的力量推动。

  一支忙碌的团队

  一次次产业服务的背后,离不开一个时刻运转的系统,一支忙碌的团队。

  植物保护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2019年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围绕“小昆虫 大服务”的植保学科特色,在“三农”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专注发力。

  植保学院负责对接六安市林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踩点、害虫生物防治、一线开展实践调研、与当地协调······他们是团队中基础、也最不容出错的把关人。

  全国模范教师、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桂亭教授,率领团队开展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发放安徽省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宣传手册1000余册,并在省广播电视台《金色田园》、《农网》等媒体进行咨询指导40余次,通过有效技术防控,虫害损失均控制在3%以下,实现了“虫口夺粮”,收到安徽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办公室的感谢信。

  国家岗位体系科学家、甜蜜事业守护者余林生教授,始终将助推蜂业发展的使命扛在肩上,足迹遍布27个省(市),参与培训授课400多场(次),培训蜂农4万多人次。

  学生们是还没有毕业的“植物医生”,他们将自己所学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孩子和当地村民们。科普活动是一座桥梁,学生们在助力当地农作物和产业病虫害的过程中,将科技助农的核心实践到乡村振兴中。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人才培养及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生动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立足自己专业特色,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锤炼意志品质。”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刘柳期望同学们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青春力量。

  科技助农,科技助教。在这场多方致力的公益活动中,“反应要快、执行力要快、时间要及时、反馈要精准。”(刘润宇 黄小雨)


编辑: 潘霁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