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镌刻在海疆一线——追记广东汕尾海警局执法员汪晓龙烈士

安徽日报  朱茜    阅读 

用生命守卫海疆的海警执法员汪晓龙。(资料图片)

  7月7日,记者来到广东汕尾海警局城区工作站,这是汪晓龙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汪晓龙生前系城区工作站执法员,他第一次来到这里驻足时,就被眼前的大海所深深吸引。

  面朝大海的城区工作站,眼下也深深地吸引着记者:楼前伫立着汪晓龙的雕像,他的眼神坚毅地望着他曾战斗过的那片海。他从追光者成为了一束光,点亮了海警执法员前行的路。

  深蓝色的大海广袤无垠,海警执法舰艇在苍茫的海面上劈波斩浪。这是汪晓龙用生命守护的海域,他将27岁的青春年华永远地定格在了这片海。中国海警局批准汪晓龙同志为烈士,为他追记一等功,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我们是中国海警,别动”

  ——生死关头,他用生命守护这片海

  汕尾海警局执法员林清平没想到,3月24日那天凌晨,和汪晓龙竟成永别。

  3月24日凌晨,广东汕尾某海域有“蚂蚁搬家”式的走私犯罪活动。海警执法员汪晓龙、林清平、王圣森、陈泳熙前往该海域,在船上隐蔽蹲守,他们发现在距离200多米的海面上,装有6台发动机的改装超马力快艇和一艘“渔船”靠在一起,过驳不明物体。

  100米、50米、30米……在靠上嫌疑船的一刻,执法员纵身跃上嫌疑船只。“我们是中国海警,别动!”汪晓龙大吼一声,飞身冲到前舱,扑向一名嫌疑人。嫌疑人四处逃窜,并推动操纵杆加速,“砰”的一声,缆绳突然绷断,船身翘起,正与嫌疑人激烈搏斗的汪晓龙被甩入海里,增援他的林清平也一同坠入海中……

  “晓龙!晓龙!……”海面上传来一阵阵呼喊声。

  27岁的汪晓龙没有等来新一天的日出,两天后的中午,他的遗体在汕尾马宫港附近海域被发现。在这场缉私战斗中,他不幸坠海,被走私船发动机螺旋桨打中,壮烈牺牲。

  汪晓龙履行使命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把绚烂青春定格在蔚蓝大海,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海警执法员的英勇顽强和忠诚担当,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

  汪晓龙与海的不解之缘始于2019年7月,那时候,他来到广东汕尾海警局。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大海,深蓝色的大海广袤无垠,让他感到有种说不上来的亲切和舒适。

  加入广东海警3年多来,汪晓龙把岗位当平台、把操场当战场、把护海当追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担当。

  想起初见汪晓龙授课时的场景,回忆那一夜和他并肩作战的紧急时刻,林清平更加深切体会到汪晓龙那奋不顾身的一跳,不是冲动和偶然。

  2022年7月的一天,城区工作站执法员林清平到汕尾海警局办公,正好碰见时任党支部书记的汪晓龙在向刚入职不久的执法员开展职能使命教育。当时,汪晓龙对大家提出了三个“敢不敢”的问题:“当在海上看到犯罪分子逃窜时你敢不敢追?当情况紧急时敢不敢挺身而出?当海上风浪大时你敢不敢第一个跳帮?”

  授课快结束时,汪晓龙还言辞铿锵地对大家说:“当你穿上这身海警执法服,就一定要担负起维权执法这份责任,一定不能丢了职责!哪怕是付出生命。”

  而真有这样的一天来临,汪晓龙用实际行动给出了问题的答案:“我敢!我肯定敢!”他选择了向海出征,献出了生命。

  “汪晓龙对于我们海警人来说,是心中的‘灯塔’,会指引我们平安返航。”执法员崔玉国说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汕尾的出海口,海警执法艇穿行在跳跃的浪花间,随着波涛摇摆起伏。

  2023年一次例行的出海巡航,风浪太大,同行的同事都出现了晕船的现象。执法员丛硕硕在海上吐了好几次,连胆汁都差不多吐出来了,全身无力。为了减少晃动,大家都牢牢抓住座椅,沉默不语。

  3个小时的巡航结束,上岸后的丛硕硕问汪晓龙为什么不晕船,汪晓龙笑着说:“因为我是守海人。”

  克服不了“晕船关”,还谈什么紧急时刻挺身而出?

  2023年1月10日,汪晓龙从机关调到城区工作站,这使他有机会去大海上逐波踏浪,并随时参加辖区执法任务。他中午不休息,晚上也时常加班,几乎没日没夜地学习工作。就这样,到城区工作站没多久,汪晓龙很快成长为站里的业务骨干。

  城区工作站四楼汪晓龙生前所在的宿舍,右边最里面靠墙的位置是汪晓龙的床铺,白床单上面的被子依然棱角分明。他生前使用过的水杯摆放在宿舍的桌子上,上面有他的名字。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汪晓龙总会迎难而上。他常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啥都不算事;不钻研,再简单的事也难。”同事开玩笑说汪晓龙是个“精力怪”,总有一股用不完的拼劲儿。

  靠着这一股拼劲儿,汪晓龙把自己练成了海上“硬汉”,每次重大任务中,都有他奋勇向前的身影,他先后参与处置案件131宗,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查获涉案物资价值超亿元。

  在同事眼里,汪晓龙还是一个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一直温暖着身边的人。执法艇的坐垫磨破了洞,他一针一线缝补;码头金属部件被海水侵蚀了,他一遍一遍除锈保养……

  汪晓龙的初中同学范华举谈起汪晓龙,很是感慨:“他总是在我家里最需要的时候送来温暖,就是这么个雷锋式的朋友,我很想他。”“晓龙从小就很懂事,很有孝心,总是挂念他的奶奶,再忙也要打电话问候……”汪晓龙的小姨张晓霞话语中带着哽咽。

  “这是我的选择,我不后悔”

  ——穿上海警执法服,就要忠于党和国家

  日记本是汪晓龙的宝贝,他始终带在身边。里面记载着汪晓龙的心路历程,其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奉献”和“国家”。

  汪晓龙1995年12月出生在阜阳市,从小就受到红色经典的熏陶,敬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无数次梦想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作为家中独子,汪晓龙的家人都希望他能留在老家,但他仍选择了守卫祖国海疆。“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很理解她,也不想让她失望……但我还是想再累一点,那样才能锻炼自己,这是我的选择,我不后悔。”汪晓龙在日记本上写道。

  汪晓龙参加工作8年来,始终铁心向党、心系家国,苦练本领、忠诚履职,敢于牺牲、勇于奉献,先后参加36次急难险重任务,5次不顾安危擒凶惩恶,8次荣获嘉奖表彰。

  “请党组织考验我”“我愿意为党组织牺牲一切”“我唯一的入党动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党组织的深情告白。2020年12月18日,汪晓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交流发言时,汪晓龙说:“我愿做一只守卫海疆的海燕,矢志不渝跟党走,初心不改行致远,向光而行成为光。”

  汪晓龙在日记里还写了很多心里话,他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挺想我奶奶的,希望她健康平安”“想回家看看,陪陪爸妈”“我知道我爸比较辛苦,也应该给他分担一些”……

  “爸妈还没有坐过飞机,要带父母坐一次飞机,带他们来这里看看大海。”陈泳熙仍清楚地记得出事的那个夜晚,轮到他和汪晓龙休息时,汪晓龙说的话。如今,汪晓龙的父母坐了飞机,也看到了儿子守护的那片海,可许诺的人已不在。

  一片丹心向党,青春奉献海疆。正如汪晓龙在日记里写的那样:“如果祖国需要我,请把我埋在遥远的山间,让我的身躯长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记者 朱 茜)

编辑: 黄曼曼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