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花鼓舞时代

安徽日报  徐旻昊    阅读 

三代花鼓女:孙凤城(中)和母亲王秀兰(左)、小女儿刘艳艳(右)。(资料照片) 刘国安 摄

1982年,中央电视台在明皇陵拍摄电视片《花鼓女》。(资料照片) 刘国安 摄

3月26日,在凤阳县文化馆新馆,孙凤城教徒弟们凤阳花鼓。

3月26日,在凤阳县文化馆新馆,孙凤城教孩子们凤阳花鼓。

3月26日,孙凤城在家里翻阅自己编著的新书《凤阳花鼓传天下》。

孙凤城爱人刘国安(右)为其烤制鼓条。

3月26日早晨,72岁的凤阳花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凤城在鼓楼广场表演凤阳花鼓。

  3月26日早晨,凤阳县非遗“六进”之一的进景区活动在凤阳县鼓楼广场举办,72岁的凤阳花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凤城带着两位徒弟一起表演,不一会儿就引来了许多群众围观。演出结束,几位从南昌来的游客拉着孙凤城问这问那,第一次看凤阳花鼓的表演,也让前来旅游的他们对凤阳有了更加立体的了解。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代,亦称“花鼓小锣”“双条鼓”, 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出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近年来,凤阳花鼓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国农民歌会等众多重要文化艺术活动,并受邀前往意大利米兰参加中意文化艺术节,享誉中外。

  孙凤城4岁时,看到母亲和表婶打花鼓,觉得很有趣,自此学习并爱上了花鼓。但是,解放前的花鼓表演是底层人民乞讨的形式,孙凤城的表婶还曾经伪装成乞丐,唱着花鼓给新四军送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县文工团的孙凤城因为表演凤阳花鼓,曾经让家人觉得丢脸。随着凤阳花鼓的表演得到外界广泛赞誉,新创节目《王三姐赶集》《凤阳歌》《敲起花鼓唱起歌》等广为传播,家人才逐渐理解并支持孙凤城。

  凤阳花鼓的核心在打鼓。孙凤城的家里收藏了很多的小鼓和数不清的鼓条。鼓条由竹根制作,不仅要求直,还要有韧性,经常需要重新烤制。爱人刘国安成了孙凤城的“贤内助”,相伴50年来,从煤油灯到蜡烛,刘国安就是鼓条的专职烤制人。

  “为了花鼓我流过汗,流过泪,受过委屈,但是这都不算什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定要用我最后的时间,尽职尽责地传承好凤阳花鼓。” 孙凤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近些年,孙凤城培养了一批凤阳花鼓的传承新人,而且走进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等大中小学,向学生们普及花鼓知识,教授编导表演技能。今年,她还编著了一本《凤阳花鼓传天下》的图示教材,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

  孙凤城教过的学生有数万人,凤阳县也将非遗项目的传承向多方延伸,在凤阳县文化馆、安徽科技学院、燃灯中学等设置了30多个花鼓培训基地及14个花鼓传习基地,在全县234个村(社区)建立凤阳花鼓村级文艺队伍。目前,凤阳县花鼓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6人,县级非遗传承人15人。孙凤城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十佳非遗传承人、全国优秀非遗传承人;省级传承人肖庆红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安徽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市级传承人、文化志愿者熊观霞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最美志愿者。(记者 徐旻昊 摄影报道)

编辑: 李谷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