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川藏线 如何点绿成金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
皖南川藏线 如何点绿成金
——宣城市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调查
云雾缭绕的“皖南川藏线”。通讯员 钱 鸣 摄
3月21日“国际森林日”前后,记者驱车来到宣城,深入走访这个蕴含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59.46%、全省唯一的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自然价值充分兑现、生态资本不断增值,关键要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实发展路径。
在迷蒙春雨中穿行九拐十八弯的云山林海,记者沿着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皖南川藏线”,探访荒山野岭如何变身花海果园,一竿翠竹如何能够下山“招商”,山果草药如何漫山摇金,“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主推”的合力如何更好造就一条“网红”风景道。
一个百年林场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头林场打造森林旅游综合体焕青春,板桥自然保护区守好“生物多样性”变“金山”
西起泾县蔡村镇,东至宁国青龙乡,一条奇秀天然的绿色“珠链”,串起月亮湾、水墨汀溪、桃岭盘山公路、板桥自然保护区、储家滩、青龙湾等景点。在这条“皖南川藏线”沿线,绿水青山的“金饭碗”正越做越大、越来越瓷实。
走进1918年建立、安徽历史最悠久的国有林场马头林场,办公楼里,只见林场负责人彭叶青娴熟地在智慧林场系统的电脑上操作几下,“大屏墙”出现了13块方格,山林分片闪烁、摇曳其间,近3万亩山场林木郁郁葱葱,散发着春日的生机。
“3个望火楼云台,外加10个监控摄像头,这些‘眼睛’在昼夜监测。”彭叶青说。
天空有卫星、无人机扫描,重要地段有监控,护林员手持装有巡林App的手机终端,宣城林业部门推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大数据平台,不断增强生态监测、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自然灾害应急能力。
彭叶青,1991年就开始守护这片山林的“老林业”,指着大屏上一个葱绿的方格感慨:“去最远的侉子涝林区,过去来回要走一天,腿都走细了。现在林区道路全部硬化,开车20分钟,快不快?”
马头林场去年建成安徽首个林业物联网系统,管线、电力、网络升级“上山”,将逐步实现远程控制林区自动化供水,森林防火由“物防”向“智防”转型, 还将为发展“物联网+林药”“物联网+森林康养”提供技术支撑。
国有林场改革,让马头林场由生产经营型转变为生态公益型,彭叶青从“砍树人”变成“养树人”。发端于宣城等地的“林长制”改革,让森林更美、业态更新、机制更活。
“第一次来泾县旅游,生态好、设施新、饭菜香!”湖北江汉油田退休职工兰大姐,在马头祥景区兴奋地徜徉。参天古树缠绕着铁皮石斛,林场旧宿舍变身民宿星空房,让城里孩子进山睡觉看星星;一片旧办公区正在建设美术馆,于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味之外,再添艺术感;在特色旅游餐厅里吃的是山里露天菜,更觉分外香……
坐大巴曲折上山,林木苍莽中,近千亩樱花绕着一面山坡,一片云蒸霞蔚。现场有摄影师一声惊呼,在无人机俯拍镜头中,漫山樱海汇成一个美丽的“心”形。
马头林场场长卜良高说:“金山银山等不来,用心用力,才能守好生态、点绿成金。”
这座用废弃荒山改造成的4000余亩花海果园,现在是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15万人次。周边除了有古韵悠然的马头老街,一座招商引来的野生动物园正傍着苍翠林海破土动工。
告别马头林场,记者走进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粗壮的古树密密麻麻,碗口粗的藤条相互交攀,原始而神秘。保护区位于宁国市方塘乡境内,层林叠翠、溪谷纵流。这里有亚热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成片万亩甜槠林,以及多种珍稀植物与云豹、麋鹿、娃娃鱼、环颈雉等珍稀动物,被专家称之为“生物多样性的殿堂和基因库”。
“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住子孙的‘福根’。这里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管理,全面禁止采矿、挖沙、采伐林木、采挖野生植物、狩猎等,烧荒、烧纸、放鞭炮都不允许。”方塘乡林业站站长吴建民告诉记者。
“上世纪90年代绿化荒山,一年能种5000亩到1万亩,去年只种了100多亩,还是森林更新。”吴建民说,农村群众早已不烧柴,随着保护力度加大,环保深入人心,盗采几乎绝迹。山种满了,林业站多了新任务,在“皖南川藏线”沿线山坡种乌桕、枫树等,为游客赏景增添绚烂彩林。
青山越发葱茏,原始森林原封未动、逐年增加自然底蕴,自然就转化成当地“小金山”。慕名而至的游客越来越多,方塘乡板桥村很多人家都开起农家乐,村集体收入比几年前翻了几番。
风景道火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正合力聚拢产业,做大“金山银山”。
一个石斛养生文化园和一个家庭农场
——林下仿野生石斛种植“做成闭环”,茶园套种山核桃树和香榧效益增值
花岗碎石平铺成一道长垄石田,青绿的米斛苗根系安静地抱着石头生长。森亚石斛养生文化园总经理、石斛非遗技艺传承人张青松蹲下捡起一块石头。“开始用页岩,发现容易风化,才专门从60多公里外的茂林镇拉来这种花岗岩。”他指着石田边枝叶婆娑的香樟、紫薇、含笑说,石斛喜阴湿,香樟四季常绿为石斛遮阳,秋天紫薇落叶,给石斛补点光,这些经验都是花几年时间才摸索出来的。
石斛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加上滥采,野生石斛基本灭绝。2015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泾县汀溪镇发现了野生石斛标本,2013年起就种大棚石斛的张青松,敏锐地发现新机:安徽在霍山之外,北纬30度附近的“皖南川藏线”边,也有着适宜野生石斛生长的自然小气候。他随即与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开展林下仿野生石斛种植,现在种了600万株米斛和铁皮石斛。
这位本地能人的创业理念是“拉鸡下蛋、做成闭环”,在森亚石斛养生文化园,除了种植园,还将配套博物馆、药膳馆、乡村大讲堂和民宿。张青松会算账:“皖南川藏线”2022年游客超过200万人次,附近的马头祥景区和在建的野生动物园预计一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分流一点来,生意就不会差。”
因“皖南川藏线”带火生意的,还有宁国方塘乡葛村毛家家庭农场负责人彭运真。他有近百亩茶园,20多亩套种山核桃,30多亩套种香榧,制作宁国名茶野兰香。山核桃生长七八年后挂果,“长寿树”香榧长15年后才能收获。2006年起就探索套种两种山果的彭运真,已进入金灿灿的收获期。
套种有哪些好处?“茶叶产量虽受点影响,但有山核桃树和香榧树遮阴,喜阴的茶叶茶质更好;茶园多了山核桃和香榧的收益,能大幅增值;减少水土流失,更好保护山林。”“皖南川藏线”火了,茶果销路越来越好。彭运真第一个吃“螃蟹”,周边上百户农家正跟着趟学他套种。
宁国的山核桃产业远近闻名。两鬓微霜的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志辉,主持过10余个省级以上山核桃种植科研及科技推广项目,培训了2万多农民,被称为行走在山间的“山核桃科学种植百科全书”。他欣慰地对记者说:“宁国山核桃林面积已达40.4万亩,总产值14亿元,整条产业链惠及宁国7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
小农经济自然形成的“一山多户、一户多山”碎片化生产经营,生产效率不高,成为产业瓶颈。宣城的新做法是让“小山变成大山”。在有关部门组织下,山核桃果农自发通过托管、赎买、互换等形式,降低每户山场块数。宁国市已完成整合工作的240余户林农,平均每户山场数量下降5块,降低经营管理成本10%至30%不等,每年节约人工成本约60万元。
优质生态农林产品是大自然的杰作。风生水起的林下经济,正通过将生态价值附着于特色产品上,打造“金山银山”。
一个创建零碳乡村试点村和一个“竹下经济”产业村
——低碳+旅游模式具有很强复制性;竹山“活”,旅游活,全盘皆活
走进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景点、客栈伴着碧波荡漾的青龙湖浸入暮色里,光伏灯渐次闪亮。
这个宣城市创建零碳乡村试点村,去年获得19031吨二氧化碳当量林业碳汇签发,抵消了前年排放的2906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自身碳中和,多余的森林碳汇用于销售增益。
龙阁村内有水电站,建有光伏屋顶、光伏路灯,光伏零碳电力年发电量约8.5万千瓦时,节省电费约6万元,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50吨。国网公司在龙阁村建立零碳智慧能源系统。民宿推行供电、供热、排水等设施节能改造,都可以帮助村里减碳。
碳汇怎么卖?青龙乡原林业站站长郭新艳打开手机上“龙阁碳汇”小程序,帮记者测算此次采访行程的“碳排放量”,记者花钱购买“森林碳汇”实现碳中和,享受周边民宿、餐饮和游乐项目的各种优惠。钱入村委会的账,周边旅游业经营主体由于能引来客源,欣然让利,也不吃亏。“以集体林地为对象,核算林业碳汇,全体村民受益,有了‘碳普惠’概念,这种典型的低碳+旅游的工作模式,增强全民节约、环保意识,具有很强的复制性。”郭新艳说。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因此入选全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在龙阁村,森林以旅游碳中和等方式实现价值转化。在泾县蔡村镇小康村,4万亩竹海绿浪正以“竹下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首先是修路。小康村党总支书记华航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最偏的村民组南康组,村民陈昌保家竹子十几年都不砍,因为山下竹加工厂收购价27元一担,他一个人砍竹子肩扛手运吃不消,雇人扛下山,一担竹子砍伐加运输费用差不多就要27元,等于一分钱不挣。”后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捐资修建了10公里长的14条林道,打通竹子下山路。竹山“活”,旅游活,全盘活。村里招商办起竹下旅游休闲营地和山地车项目,陈昌保也从上海回来了,定期采伐自家竹子,从此就近务工。
小康村是《月亮湾的笑声》《渡江侦察记》电影的拍摄地。2018年,电视剧《大江大河》也曾在这里取景。眼下竹下旅游风生水起,游客可以“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但这儿离“皖南川藏线”主线较远,怎么继续吸引客流?小康村篮球底蕴较深,村队在镇里、县里战无不胜。华航琢磨着参加“村BA”,在网上向外地体育强村“约战”,把小康村热度拉起来。他还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贯穿小康村的断头路修成循环路,让游客进出更便捷。
青峦叠翠,云海茫茫,蕴藏一座座绿色自然生态宝库。正如宣城市林业局负责人所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辩证统一的。发挥生态效益,才能为高质量发展铺上绿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质上是“绿色经济”的实现过程。金山银山,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守来的,是要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主推”,动脑筋花力气从绿水青山中变出来的。(记者 吴晓征)
3月21日,夜幕降临,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储家滩景区亮起了LED环保节能灯。2022年,龙阁村开始通过增汇、节能、减排创建零碳乡村。记者 罗广心 摄
记者手记
找到更多“金山银山”打开方式
采访中,细雨时歇时下。淙淙清溪上流淌的蒙蒙雾气,葱茏峰峦上横着的抹抹云彩,山谷中涌出的团团云雾,将“皖南川藏线”渲染成一幅雄奇空灵的水墨画,自驾、骑行的游客在原生态山水中心神俱醉。这些游客大多来自沪苏浙地区。
在桃岭盘山公路上,先后有两群猴子,携老扶幼,或蹲或行,以青山“主人”的姿态,大模大样“逛”上公路,神态自然地与游客隔着车玻璃互动。车行崇山峻岭,迎来一个个大拐弯,与对面来车紧贴交会,有惊无险。在山顶观景台上眺望,云雾如波涛翻涌,在巍峨群山中聚成壮美的云海,让人顿生江山如画之叹。
20世纪70年代跟随泾县原县委书记王乐平历经千难万险打通出山路的百姓,为后人凿通的是一个无价的景观资源转化出口。
穿行“皖南川藏线”的旅程,就像一支动人的交响曲,有车辆在林涛竹海中曲折前行的轻快奏鸣,也有险峻山道盘旋往复的华彩旋律。有立得住、叫得响的景观特质,“皖南川藏线”才能从众多同质化山水景观中脱颖而出,蕴含在碧峰清流、古村山居中的乡景、乡情、乡愁,是风景的“灵魂”,对城市化程度高、回归自然消费意愿和能力也相对较高的长三角游客,构成强大的吸引力。
这条绿色“项链”,先在户外自驾爱好者圈子里口碑发酵,形成商机。沿线居民市场意识强,跟进开发民宿、客栈、农家乐等设施,宣城市规划主导、完善设施,全力招商,打造该市“旅游一号工程”,将如同“绿松石”般被串起的众多景点越擦越迷人。风景道人气旺,活力足,项目、业态不断增加、完善,成为一个蜿蜒、丰富、精彩的绿色经济综合体,为城市人的心灵返乡之旅,提供了强大的体系支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的景点、客栈,大多已恢复到2019年的客流水平,经营者对后市普遍看好,不少人准备进一步大展拳脚。
找准资源的稀缺性,保护好绿水青山“金饭碗”,用沿线升腾的市场精神、创新意识,不断刷新机制和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雄峻秀丽的“皖南川藏线”,因而找到更多的“金山银山”打开方式。(吴晓征)
编辑: 章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