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版权之力,唤非遗作品新活力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朱丽娜    阅读 

  □本报见习记者 朱丽娜

工作人员上门为创作者解答版权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版权服务工作站 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桥梁。但是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也面临着民间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流失的问题,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抢救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好、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符号,进一步增强非遗作品的传播力、吸引力、生命力已然成为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六进”系列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3月10日,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自治区版权服务工作站)相关负责人深入内蒙古展览馆传统工艺馆,对以乌拉特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开展非遗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宣传、保护及促转化工作。

  刺绣针法“时时新”

  版权保护“紧紧跟”

  乌拉特刺绣诞生于草原深处,一架绣绷,十指春风,乌拉特刺绣传承人娜仁高娃用一针一线传承了独属于乌拉特刺绣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勾稿、配色、刺绣……这就是娜仁高娃日常创作的缩影。相比屏风、相框、画片等传统的展示形式,项链、胸针、耳坠等独特的刺绣呈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每一个小饰品上的刺绣作品都十分精美,花飞蝶舞,神情姿态惟妙惟肖。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蒙古族传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几十年来娜仁高娃一直专注于守护乌拉特刺绣文化,将草原上妇人在放牧时忙里偷闲的娱乐绣出了新意,也为传承发扬乌拉特传统手工艺尽心尽力。“在创作刺绣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创作者的灵感和审美,即便是用一样颜色的绣线,绣出的作品也可能风格迥异。”谈到作品创作时,娜仁高娃自豪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淳朴、真切的草原人民的生活环境孕育了乌拉特刺绣独特的纯手工捻制绣线,通过梳针的刺绣方法,形成了鲜活立体又极富肌理感的刺绣作品。记者了解到,乌拉特捻线绣法不能用现代刺绣机械替代,具有传统文化属性的附加值、纯手工制作等特性。在作品内容创作上,娜仁高娃不落窠臼。她既保留着传统的花蝶纹样,也鼓励自己的学生创作属于新一代审美的创新作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在变,刺绣的风格和题材也在变。“刺绣针法越来越复杂,设计需要耗费我们更多心力,随着作品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我们也会碰到很多版权问题。”娜仁高娃说,“我们遇到的版权问题不仅是侵权,还有客户在购买作品后转售时,存在着对版权方面的担忧,担心我们的作品会不会侵权。作为创作者,我们也有同样的担忧,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乌拉特刺绣的许多作品在线上销售后,很容易被复制、盗版,造成经济损失。以前,由于缺乏版权保护意识,发现被侵权后,明明是有理的官司,却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如今,娜仁高娃明白了,如果对作品进行登记,取得作品登记证书后再进行销售,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刺绣本身就是和画绣结合,进行传统文化传承,若能以有效方法对现有作品的版权进行保护,必然会推动我们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娜仁高娃对此满怀信心。

  营造良好环境

  版权服务贴心

  非遗要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继承和创新,也离不开版权保护。如何让内蒙古数量众多的非遗作品得到更好的版权保护,并且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新活力,一直都是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局关注并且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版权服务工作站负责人韩勇告诉记者:“非遗蕴含着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点,是内蒙古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开发好非遗作品版权,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自治区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版权管理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著作权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非遗创意作品的版权保护力度。通过组织座谈、研讨、知识讲座、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全社会对非遗版权保护工作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版权服务工作站还主动进行版权上门服务,组织版权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深入非遗项目所在地、非遗传承人家中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上门服务,现场宣传讲解《著作权法》。深入基层的科普宣传,走到著作权人身边开展作品登记等版权服务,受到了许多非遗传承人的欢迎。

  在此次调研当中,工作人员以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为传承人解答了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如何进行维权的疑惑,同时,还针对传承人为其作品办理作品登记、版权保护、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线上如何方便、快捷地进行作品登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的版权保护意识,提升民间文艺创作者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民间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

  “创作离不开版权保护,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保护让原创作品更受尊重、更具价值,也让创作者更有底气、更加自信。”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 姚逸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