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斗量”,巢湖传民歌
“候人兮猗”的数千年和鸣,水乡秧田的“生物性胎记”——
“船载斗量”,巢湖传民歌
巢湖民歌演出现场。 记者 温沁 摄
“黄花白雁占秋天,粳稻胡麻结满田,饭牛已饱钓鱼去,渔歌牧唱已多年。”行走在“三面青山一面湖”的迤逦巢湖山野,一曲曲或委婉悠扬、或欢快高亢、或深情舒缓的民歌小调,会让你倍感巢湖山水之美、乡情之美、文化之美。巢湖民歌,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巢湖历史文化芳甸中的一朵奇葩。它是这片美丽富饶土地上的摇篮曲,流淌着传承的血缘,隐含浓郁的乡情和身份的认同。
巢湖岸边,“循歌”而来
巢湖民歌有着久远的传承,或许最早可追溯到四千余年前的上古时期。
当年,大禹治水来到巢湖之滨。“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候人兮猗!”为《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的一篇歌辞,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首中国恋歌,后人称之为《候人歌》,被称为中华南音之始。
自涂山女一曲“候人兮猗”起,作为南音发轫地的巢湖市司集涂山区域,民歌传唱兴盛不衰,质朴的演唱裹挟着泥土的芳香。上世纪50年代,从巢湖岸边的秧田里走出去的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把司集的一首《姑嫂对花》唱进了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8年,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司集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歌咏运动现场会”。之后,《秧歌》《绿浪滚滚迎面来》《登高才见万里天》等经典巢湖民歌也相继“进京”,登上“建国十周年文艺晚会”的舞台,唱进了国家级音乐殿堂,获得音乐界的广泛好评。一批以巢湖民歌音乐元素、语言风格为基础的大型音乐艺术作品相继推出,在巢湖民歌的传承、创新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索。
半个世纪以来,歌声飞扬,传承不息。
2006年,以“司集民歌”为主体申报的巢湖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
2017年,由巢湖民歌传承人李家莲、雷玉君共同演唱的巢湖民歌《绿浪滚滚迎面来》,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曲目,登上了“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的舞台。在录制现场,点评嘉宾、中国民歌专家田青高度评价巢湖民歌,称巢湖民歌这么高亢嘹亮,完全可以和西部民歌一较高下。
司集这片山水秀丽之地,因成为巢湖民歌的创生地和传承地而享誉四方,它吸引着无数的民歌爱好者、研究者“循歌”而来。写过著名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吕骥、创作了《摇篮曲》《游击队歌》的贺绿汀、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九一八纪念歌》的周巍峙等音乐界专家,皆到过司集观摩巢湖民歌演唱。著名歌唱家王昆在司集期间,还认真地向胡吉英等民歌手学唱了《数板山歌》等。
代代传承,声声动情
巢湖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也与当代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密不可分。1963年底,随着一位著名音乐家走进巢湖,巢湖民歌更加响亮。这位音乐家叫李焕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民歌歌咏为主要形式的巢湖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1961年至1964年间,中央先后派出两批文化工作队来巢县(现巢湖市)采风并指导文化工作。
1963年12月10日,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到达巢县。当时已经入冬,农民们正热情高涨地开展水利冬修和备耕筹肥,渔民们则充满喜悦地张帆下湖撒网捕鱼。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陆进为巢湖岸边风光所吸引,为人们的劳动热情所鼓舞,写出了一首《巢湖好》歌词:
“巢湖好呀好风光,晴空万里鸟飞翔。渔民撒下千重网,万担鱼虾堆满舱。
巢湖好呀好风光,两岸青山雾中藏。金谷银棉花果鲜,丰收土地飘清香。
巢湖好呀好风光,百里长堤柳成行。柳阴深处歌声起,声声动情赞家乡。”
歌词写好后,陆进便请李焕之为之谱曲。
李焕之是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住在南湖方村中的他经常听到群众哼唱的地方小曲秧歌,以及地方戏曲“小倒戏”,他觉得这两种曲调很美,很有地方特色。于是,在为《巢湖好》谱曲时便采用了地方民歌的曲调,加入地方戏元素,形成了一曲富有浓烈地方民歌特色的《巢湖好》。在歌中,他加入的“呀”“哎”“吔”,特别是“啊依吔嗨啊依吔嗨”的哼唱,具有典型的巢湖地方民歌特色,歌曲悠扬流畅、展现出美丽富饶的巢湖画面,真是“声声动情”。
当年,李焕之为《巢湖好》谱好曲后,并没有让歌唱演员来演绎,而是决定让南湖方村的村民来演唱。于是,李焕之召集了村宣传队的十几位村民,在烔炀镇南湖方村的老巷口,开展了一次“歌手选秀”。
15岁女孩方金扣一开口,让李焕之为之一震。她的嗓音就像是站在岸边对着浩渺的水面那满湖的渔船呼喊一般,那样清脆、明亮、有力,饱含着水乡人的淳朴与深情。李焕之赞不绝口,于是,方金扣就成了这首名曲的首唱。在李焕之的指导下,方金扣带着这首《巢湖好》,开始在巢湖岸边巡回演唱,声誉一方。
新民歌《巢湖好》迅速在当地传唱开来。1997年9月,为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将《巢湖好》制成MTV,由歌唱家斯兰领唱。后来,斯兰在新加坡、印度、泰国、西班牙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开演唱会时都演唱了这首《巢湖好》,将巢湖民歌唱到了世界各地。
2020年的秋冬之交,笔者与几位歌唱家前往南湖方村,聆听70多岁的方金扣老人清唱《巢湖好》。在头发花白、脸庞黝黑、满脸沧桑的方金扣老人充满深情、嗓音依然宛如少女般清亮的演唱中,几位歌唱家竟然一个个泪流满面。他们抚摸着老人粗糙、皲裂的双手,连声感谢老人让他们领略了巢湖民歌的无穷魅力。
生活歌咏,乡情依归
在长期的传承、创作、演绎、传播实践中,巢湖民歌既有着代表性体裁和相对统一的音调结构和风格,又在与流域毗邻地区的民歌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多姿多彩、诸腔竞发的格局。体裁上基本涵盖了汉族民歌的各种形式,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别。音乐格调上千姿百态,有的高亢激越、雄浑遒劲,有的委婉温约、清新秀丽,大都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因时因地、即景吟唱。题材内容上丰富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乡风习俗、劳动生产、历史传说、人生哲理和男女恋情等各个方面。
巢湖水域广阔而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巢湖的水稻种植历史在5000年以上。因此,水乡秧歌的传唱由来已久,是巢湖民歌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其种类主要分为喊秧歌、丫头调、耘田歌、风摆柳、刘姐姐等等。
若问究竟有多少首巢湖民歌传唱至今?一首巢湖民歌唱出了答案:“红公鸡尾巴拖,三岁孩儿会唱歌,若问歌儿有多少,芝麻三斗并三箩。”
目前,仅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的就有1000多首原始民歌,其中500多首被编入各种歌曲集,30多首被编入中学课本和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材,20多首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并馈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存。
巢湖民歌中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记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创作才华。信手拈两首巢湖民歌,便知此言不虚。如《送晚茶》唱出了巢湖流域吃“晚茶”的习俗,又如《看场》描绘了巢湖流域的一种传统农事风俗……根植在巢湖山水田园间的巢湖民歌,是一曲浓厚的乡音,是一份永远不能也不会割断的乡愁。
“我家宝宝要睡了,哦嗬哎,哦嗬嗯……”温馨的旋律,深藏在历经尘烟的记忆里。我不知道当时改编此首摇篮曲的朱宝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坚信,这首《我家宝宝睡着了》一定倾注了作者童年的记忆、母亲的记忆、家乡的记忆,正是有了这样丰厚充盈的情感和乡恋,才原汁原味地呈现了那深埋在我们心灵里的旋律,唤醒了沉潜在我们心底的那份柔软和思念。
巢湖民歌就是巢湖这片美丽富饶土地上的摇篮曲,它的“生物性胎记”(巢湖民歌研究专家蔡善康语),流淌着传承的血缘,隐含浓郁的乡情和身份认同。它作为非遗文化的突出代表和优秀元素,在历代的传承和发展中,已经成为类型及风格的“活态”文化,是社会“活态”历史进程的写照。在人类不断前进的历史大潮中,巢湖民歌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充盈的生命力。
随着巢湖民歌的研究和传承越来越得到重视,巢湖民歌已迎来其历史中最灿烂的一个阶段。如今,巢湖民歌不仅是田间地头、庭院内外各自吟唱的小曲小调,它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艺术,在丰富城乡民众文化娱乐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巢湖民歌,巢湖市自2008年起,多次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让一曲曲巢湖民歌在我们的心中架构起一座彩虹桥,让我们在它厚重的乡音里,品味乡愁,重拾乡恋,把这支文化之脉悉心呵护,让它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编辑: 王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