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小小棉鞋撑起暖心产业

中安在线  江雪飞    阅读 

石台县:小小棉鞋撑起暖心产业

 ——安徽省石台县仙寓镇棉鞋加工业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初冬季节,天气渐凉。安徽省石台县仙寓镇星火棉鞋加工厂里,三个一群、五个一组聚在车间里,低着头穿针引线,抑或相互交流,他们手中不是缝制鞋帮就是纳着鞋底,忙得不亦乐乎……

石台县仙寓镇星火棉鞋加工厂生产车间一角

  74岁的陈米子,花白的头发,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被缝制棉鞋的原材料包围着,娴熟地拿针戳着鞋底。她说:“我到厂里上班有8年了,一年至少能挣上万把多块钱,不但不要儿女养,还帮着减轻家里的负担。”

正在纳鞋的陈米子

  回想当初,陈米子留守在家带两个孙子读书,得知镇里棉鞋加工厂要招人,她想着自己是针线活“老把式”,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同为碧潭村的星火鞋业老板李莫珍说:“大侄女像我这样的老太婆到你厂里上班,要不?”没想到李莫珍一口就答应了,说:“大娘,您先试试,我们这里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能做下来就行。”陈米子一试就在这里干了8年,一边带孙子一边挣些零花钱补贴家用。

  与陈米子不一样的徐基亮,他是个71岁庄稼汉子,如今也和陈米子坐在一起,一针一线地纳起了鞋底,做得有板有眼。他说:“多亏了李老板在家门口办起这样的厂,让我们这些弱劳动力都能挣上工资了。”

徐基亮正在车间缝制棉鞋

  早在14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外务工的李莫珍发现泡沫底的手工棉鞋既轻巧又保暖,价格还挺实惠的,嗅到商机的她先尝试着带回家卖卖看,销路挺好。每次回家看着家乡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经过两年的市场考察,2008年,怀揣着创业梦的李莫珍重返家乡,创办“星火鞋厂”。

星火鞋厂

  14年来,她一直秉承着做好鞋的同时,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为此,创业初期时,工人们技术不熟练时,按照保底工资结算,让乡亲们安心学好技术,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自发来到工厂就业。李莫珍说:“目前,已经带动周边100多人就业,年加工量已达到近20万双,人均月增加收入3000余元。”

星火鞋厂负责人李莫珍指导工人制鞋

  同样,位于仙寓镇区内的南源村冬霞鞋业,今年10月份刚刚搬进新建的厂房。在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传来一阵阵缝纫机马达声,工人们娴熟地缝制着棉鞋的鞋帮。该鞋业负责人吴传和说:“原来这里是村里的老油坊和老学校,村里盘活闲置资产新建厂房对外出租。”为了扩大生产,吴传和9.6万元租下了这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厂房,一改原来小作坊式的生产车间。他说:“这里不但空间大,而且安全有保障,各项消防设备齐全。”

冬霞鞋业

冬霞鞋业生产加工车间

  来自莲花村的余坤,今年37岁,因为家中缺少劳动力,是远近闻名的脱贫户,家中两个幼子和年迈的老人需要照料,2016年从外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到冬霞鞋业上班,学会了做棉鞋,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2017年她家就光荣地脱了贫。她说:“这里工作环境不比外面差,就在家门口,骑车来回20分钟的路程,上班还自由”。有了份稳定的收入,她既能照顾到家里的老小,茶季农忙时还可以回家采茶,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脱贫户余坤在冬霞鞋业工作

  随着棉鞋产业在仙寓镇落地生根,目前已经有3家从事棉鞋加工的企业,生产的物美价廉的棉鞋源源不断地销往省内各地和江苏、江西等周边地区,年总产值可达600万元,成为带动全镇200多人就近就业的暖心产业。(江雪飞)

编辑: 褚云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