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芜湖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

芜湖市应急管理局      阅读 

  发布时间:2022年5月26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应急管理局

  主持人: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 高卫东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程克柱

  文字实录

  2022年芜湖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稿

  芜湖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5月26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芜湖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普查基本情况

  1.普查目的和意义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市情市力调查,是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通过开展普查,查清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的基本状况,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本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2.普查主要内容

  普查本次普查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2021年至2022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主要是完成全市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果。

  二、普查推进情况

  1.提前谋划抓部署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于2020年10月份成立了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明确将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初步建立起以市应急管理局为牵头单位抓总的普查工作组织体系。全面自然灾害普查工作在我市尚属首次,面对千头万绪的普查工作,我市始终坚持抓住“组织引领”这个“牛鼻子”。市普查办强化组织力量建设,从广大市直单位中筛选17名有专业能力的骨干充实到普查的5个工作组中。2021年2月2日,考虑到普查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提前谋划部署,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普查工作部署会议暨培训会,所有8个牵头开展普查的行业部门以及9个县级普查办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县市区以及行业部门统一了普查工作思路,即:坚决避免“等、靠、要”思想,先行先试,积极开拓进取,抢先一步抓工作部署,争当“头羊”抓工作进度,全面推进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2022年7月17日,我市召开全市普查工作会议,桑宝庆副市长在会上对我市普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我市普查工作进入了集中攻坚期。

  2.技术为先抓统筹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仅应急系统就涉及到7大类技术规范和30小类表格填报,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技术工作也贯穿整个普查工作,是影响普查进度和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市普查办把技术统筹工作摆在核心位置,一切工作部署以技术为核心,确定了“技术规范是基础、技术咨询要经常、技术难点不含糊”的工作原则,确保普查进度稳步推进,数据质量有效提升。

  3.倒排工期抓调度

  根据倒排工期的思路,建立“横向”和“纵向”的“双轨”调度机制。普查工作具有明显的“木桶效应”,任何一个县市区或任何一个部门未能如期按质完成普查任务都会导致全市普查工作进度的迟滞。因此,市普查办建立了“横向市直部门月调度、纵向应急部门周调度、市普查办自身工作日常调度”的普查工作进度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8大牵头普查行业部门参与的调度会。每周通过县级系统数据填报分析结果,采用网上调度和现场会议调度相结合的方式,督促落后县级普查办切实加快进度。市普查办自身工作实行日常调度,以“坚决不过夜”为原则,一旦发现问题,当场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把资金统筹作为调度的重点,督促各行业部门将资金申报工作前置,确保招标工作进度。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安排了各类普查资金6400余万元。

  4.注重实效抓宣传

  坚持“普宣+重点”的宣传理念,以切实提升宣传效果为出发点,我市各级普查办共印制了3000条普查宣传横幅、2万张普查宣传海报以及2万个宣传手提袋,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在人流量集中的芜湖高铁站设立宣传广告。针对学生等重点人群,开展了以自然灾害普查等为内容的全市中小学生“手抄报活动”,共收集到入围作品284份,产生中学组和小学组一等奖各5名、二等奖各10名、三等奖20名。突出“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宣传平台,加强与本地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合作,在《芜湖日报》开辟了“查隐患、促安全、助发展”普查专栏,围绕2021年芜湖市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要点采写专题稿件。以“今日芜湖APP”为主要平台,以APP进入动画和普查报道为内容开展宣传工作。开拓“城市+农村”的宣传格局,在城市宣传方面,主要以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视讯平台、电梯广告屏、公交移动电视、商业综合体高清灯箱、户外LED大屏等为宣传平台构建城市全方位的宣传体系。经与市交通运输部门协商,市区3700余辆出租车全部免费投放普查宣传公益广告。在农村宣传方面,一是利用农村村委会电教平台播放公益短片,二是在农村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国道、省道、县道路边设置大幅广告牌。积极参加国务院普查办组织的全国普查宣传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共报送4个参评作品。其中精心制作了芜湖市普查宣传片和普查MG宣传动画片,目前评选结果尚未公布。

  三、主要成果及成效

  1.工作进度方面

  由于超前谋划部署,我市普查工作起步较早。同时,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下,我市各行业部门普查进度均位于全省前列,应急、城管、交通、水务、气象部门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2021年8月13日,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了应急系统清查阶段数据审核上报。经省普查办审核,通过率100%。10月13日,我市再次率先完成了应急系统普查数据调查工作。全市调查对象总量为18619个,其中承灾体2121个、减灾能力10690个、历史灾害5808个。为加快工作进度,我市采取的分片区集中填报数据和双轨调度机制等创新性做法得到了省普查办的高度肯定,并作为先进典型通报全省。

  2.数据质量方面

  我市始终把数据的质量作为数据的生命,坚决避免为赶普查进度,牺牲数据的质量。2021年11月4日,市普查办组织12个行业部门,开展系统质检培训,由行业主管部门对所负责数据进行系统质检,质检审核通过率百分之百。 11月15日,组织10个核查小组开展市级核查工作,对芜湖市本级以及9个县市区、开发区进行抽样核查,按照县级全覆盖原则和10%的抽样比例,共计核查调查对象409个。差错率为2.55%,远低于错误率5%以下的控制目标。

  最后,请各新闻媒体朋友继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也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支持和监督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谢谢大家!

  问答环节:

  问1:请问今年定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市做了哪些部署?

  答: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市积极组织做好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一是突出活动主题。紧紧围绕“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主题,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关口前移,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广播电视、科普场馆等各类平台,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开发推送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系列产品;持续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通过展览、演讲、知识竞赛、模拟体验、发放科普读物等形式广泛的科普宣教;积极开展“五百宣传”活动,即开展百名志愿者走进百个社区开展百场防灾减灾知识宣讲、百场技能培训和百场避险演练等活动。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举办了网上打卡答题活动,吸引了近7万人次参加,超出了预期目标。

  三是推进隐患整治。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组织专业队伍,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工程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强化属地责任,坚持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明确各类风险隐患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针对性措施,强化风险隐患的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和先期处置,尽最大努力守护美好家园。

  问2: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将在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能否介绍一下,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答:一是精益求精,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一步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查漏补缺。二是全力配合,继续发挥市普查办统筹协调作用,做好各相关行业普查数据成果的汇交和评估区划工作,督促各相关行业部门按照序时推进普查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强化普查成果应用。目前已开发并部署了芜湖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展示系统,后期将进一步完善其功能。强化普查成果对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数据支持,提高监测预警精确度。四是持续推进,巩固普查宣传效果,营造良好氛围。立足“城市+农村”的宣传网络,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持续推进普查宣传工作,提高普查的知晓率,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问3:除了普查之外,救灾救助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请问能否就我市救灾救助政策作简单解读?

  答:我市救灾救助类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灾害应急救助、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冬春生活困难补助。救助原则是:根据上级下拨和本级筹集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结合受灾人员受灾情况、经济状况、自救能力等因素,科学制定本地分类救助标准优先向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易返贫致贫等困难群众倾斜,不得搞平均主义、一刀切,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现象。资金申请程序为:户报、村评、乡审、县定。从去年开始,为了便于工作开展和管理,要求救灾救助类资金原则上通过社保一卡通发放,并且在发放记录里必须标注“应急救助”等字样,让受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需要强调的、也是个别群众容易误解的是,应急部门救灾救助类资金的救助对象是因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的目标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对于虽然遭受了自然灾害,但经济条件较好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群众,不属于救助对象。例如,种粮大户遭受农业损失的,多套房产的群众在农村自有房倒塌的,都不能申请应急部门救灾救助类资金。

  问4:请问本次普查的成果将如何汇总分析?

  答:汇总全市应急行业纵向普查成果数据,主要包括主要承灾体调查数据、历史灾害调查数据、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危化、非煤矿山承灾体及重点隐患数据等,形成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以及市级各行业横向普查成果数据,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全市普查数据库。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普查成果的应用模式,使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问5:请问在本次普查过程中,我市普查办有哪些创新性的工作举措?

  答:一是打破常规,统招分管。由于分开招标耗时较长,且各县市区和开发区中标单位不一致会导致后期工作进度难以掌控。在前期招标工作中,市普查办打破常规,既不“大包大揽”,也不各自为战,确定了行业部门自行招标,应急系统原则上统一招标的模式。最终我市除湾沚区自行招标之外,其他县级应急部门均由市级统一招标。在中标单位介入各县级应急部门普查工作后,我市普查调查工作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攻坚拔寨,集中填报。在对全市调查工作任务进行梳理时,发现承灾体中的学校数量较大,填报难度较高。面对任务重、时间紧的问题,迫切需要打一场“歼灭战”,解决全市学校承灾体调查数据填报难的问题。市普查办针对学校承灾体调查提出“分片集中填报”的战法。根据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的学校数量,将全市划分为6个片区。各个学校代表统一到规定的片区填报点进行集中填报,每个填报点设置3个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解答问题,切实推进了我市承灾体调查工作。

编辑: 程玉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