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比脑梗更凶险!

每日健康大百科      阅读 

  大多数人对脑出血一知半解

  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征兆并开展治疗

  今天告诉你脑出血的发病机理

  让你防住这种凶险的病


 


  3组词分清脑出血和脑梗塞

  临床医学上,脑出血和脑缺血这两类疾病,统称为“脑卒中”。同为卒中,脑出血发病率虽然只占20%~30%,但其死亡率可高达30%~40%。由于二者在发病时的症状有些相似,因此常常让人分辨不清。

  脑出血: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的破裂导致的,这会形成脑内的血肿。

  脑缺血:主要是由脑血管的狭窄和堵塞引起,可以导致脑供血不足,缺血严重的会导致脑梗塞。

  1、患病人群不同

  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的病人。

  脑梗塞:大多数是动脉硬化或是过去有过短暂性的缺血性发作的病人。

  2、发病情况不同

  脑出血:大多数是因为在用力或情绪波动或劳累以后出现。

  脑梗塞:大多数是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出现。

  3、表现症状不同

  脑出血:表现比较剧烈、严重,譬如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头痛、恶心呕吐。

  脑梗塞:症状相对温和一些,不会突然发病,可能表现为活动不灵活、言语不灵活或身体麻木。

  脑出血的5个征兆

  脑出血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人发病时会出现以下征兆,如能及时鉴别,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明显改善。

  1、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行动不便,口角歪斜流口水,说话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2、突然感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倒。

  3、突然头痛,通常位于一侧,颅内压力增高时可发展到整个头部,可能伴有呕吐。

  4、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瞳孔不等大,或出现偏盲、眼球活动障碍。

  5、突然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或短暂意识丧失等。

  脑出血的急救

  脑出血急性发作时,要牢记“就地处理、就近治疗、减少颠簸、密切观察”的原则:

  尽量减少搬动,千万不要猛烈摇晃患者,忌情绪激动地大声叫喊,应让患者平卧,头歪向一侧,松解患者的衣领,留心并清除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以防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亡。

  同时要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到最近的医院救治。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会选择自行前往医院,认为更节省时间,但普通交通工具缺少急救设备,路上若突发意外难以应对。

  “三字经”防住脑出血

  1、控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背后黑手”,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按时、定量、长期服药治疗,并准确记录血压变化,以防高血压“偷袭”。

  切忌自己根据血压变化服药或停药,如需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内脏。

  2、戒烟酒

  烟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几率。

  研究发现,每天抽烟超过20支的人,发生脑出血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84倍,而酗酒者脑出血发病年龄会提前十几年。因此应尽早戒烟,尽量不要饮酒。

  3、少熬夜

  经常熬夜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引发脑出血。建议劳逸结合,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小时~8小时的睡眠,午间可小憩20分钟。

  4、莫激动

  学会调节心情,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尤其是血压控制得不理想的人,最好不要炒股、打麻将、看惊险刺激的影视作品等。

  5、常锻炼

  坚持适度锻炼不但能控制体重,改善血管功能,还有助消除不良情绪。但要注意量力而行,尤其是老年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

  6、防便秘

  大便燥结用力排便时,腹压会升高,血压、颅内压也随之升高,极易引发脑出血。

  建议多吃芹菜、韭菜、大豆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注意多喝水防便秘.

  7、查天气

  天气骤变是脑出血的一大诱因。老年人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较弱,过冷过热都会使血管过于紧张收缩或血黏度增加,引起血压波动,进而导致脑出血几率升高。

  建议留心季节变化,尤其在严寒酷暑季节,出门前最好查询天气,适当增减衣物,防寒避暑。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编辑:胥岩

  审核:李佳

  合作热线:13329518266

编辑: 程宇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