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8日

  发布地点:芜湖市政府新闻二楼发布大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外宣办副主任 刘权胤

  发布人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曹荣富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袁东方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副局长戴安江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总工程师董佳文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洪本荣 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炜平

  文字实录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也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芜湖渔业经济、渔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也感谢广大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理念,芜湖市深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积极开展长江“十年禁渔”活动。在狠抓十年“禁渔”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长江流域世代相传的数百种传统渔船、渔法也将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长江渔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博物馆作为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讲好长江渔文化故事、传播长江文明声音、展示长江文化带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和长江渔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挖掘长江流域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长江大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护长江“渔文化”传承不断代,传统技艺不失传。芜湖正积极建设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

  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建设地点位于芜湖市经开区龙山街道东梁社区,天门山风景区。项目用地面积345亩,其中主馆核心区面积74亩,规划建筑面积39000(三万九千)平方米,主展馆面积35000(三万五千)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国渔业史与渔文化历史陈列”、“长江流域渔民与渔村文化陈列”、“长江流域传统渔船、渔具与渔法展”、“长江水生生物与渔业资源展”、“长江十年禁渔与生态文明展”等五个常设展区,另有临时展区和其他博物馆功能区。其中互动体验区包含“稻鱼鸭复合体验区”“渔人码头”“渔船展示区”和“生态体验区”。通过采取“馆园一体”、“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打造链式组合,形成以湿地(圩田)花海、“稻渔共生”文旅体验景观区、渔人码头与渔船展示的文化综合体发展态势,建设长江渔文化产业园,引入文旅、休闲、萌宠、博物馆等多种业态。结合乡村振兴,旧村改造,采用城乡融合的方式,以城带乡。同步开展渔村文化建设,通过软硬件升级换代,打造高端民宿,发展渔文化美食和鱼类相关文创产业,建设渔文化艺术村落,开展渔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全面带动乡村艺术文化空间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指标体系,成为长江流域唯一馆藏数量超过1万件,以中国淡水鱼文化为特色,集科普、收藏、研究、娱乐性于一体的“渔文化”主题综合性渔文化博物馆,立足芜湖,辐射长江全流域;成为面向全球、中国唯一的反映东亚地区重要文明发源地——长江流域渔文化的自然、人文与科学知识传播和文化体验的艺术综合体。目前整个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项目研究、项目审批以及展陈大纲设计,正处于建筑设计和土地征收阶段。依据当前筹备情况,从2021年7月起,预计可通过3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为确保高水平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将在12月9日至10日召开2021年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暨长江禁渔与渔文化论坛系列活动,邀请全国渔文化研究以及博物馆建设领域专家为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建设建言献策。此次主要包括长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长江十年禁渔与长江渔文化论坛以及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展陈大纲论证会等七项活动。

  11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创新转化手段,强化平台建设;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各位记者朋友们,建设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正是我市强化平台建设,以实施重大项目为牵引,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举措。我们将在持续严抓“十年禁渔”不放松的基础上,以建立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为契机,进一步传承长江文明历史、传播长江渔文化,为持续推动长江生态大保护工作提供文化引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编辑: 张皓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