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中都”有新解

安徽日报  晋文婧 徐旻昊    阅读 

“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由国内十余家文物收藏单位共同打造——

寻迹“中都”有新解


城砖

展厅内的滴水瓦等文物。

石螭首

  明中都遗址的石螭首,立于安徽博物院蜀山馆东门引桥外“迎来送往”。2吨多重的螭首,曾经在什么建筑上“傲视群雄”?这场跨年展览,有故事、有看点。

  由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凤阳县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共同主办的“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前不久正式开展,并将持续至2025年2月。这场国内十余家文物收藏单位共同打造的跨年度大展,以300多件文物登场亮相,向观众呈现关于明中都的故事,也讲述着明洪武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风貌。

  “城池”新呈现

  走进序厅,明中都遗址沙盘映入眼帘。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告诉记者,沙盘复原了通过明中都考古发现揭示出来的“工字型”大殿的规模,也复原了中都城内的水系走向。在此前的考古成果发布中,大众了解到明中都前朝宫殿的布局并非“中”字形,而是“工”字形,前后殿加穿廊的整体结构不同于北京故宫。通过此次沙盘复原,这种布局令观众可观可感。

  “这件滴水瓦是不是挂在此地呢?”观看明中都中轴线上一组出土文物的图文呈现,观众的想象力来了!卞坚介绍,考古发掘的成果,使策展人员更加清晰了解到中都城中轴线相关主体建筑的布局情况,在展览设计中将相关出土文物的地点等方位信息做出标记,更为直观形象。这是考古成果在博物馆展览展示中的一次良好应用。

  结合文献记载,匹配最新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创意呈现,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城砖有“话”说

  在展厅中,很多观众注意到中都城建筑构件类文物体量较大。策展人创意性地用一面墙陈列凤阳明中都的城砖,颇为震撼。

  每块砖上都有文字信息,记载的是什么?卞坚介绍,古代有一种专门的制度叫作“物勒工名”,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建造中都城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确保城墙修建质量,自然少不了记录上述信息。当然,一些石砖上还留下当时工匠的“心境”。“每日白汤饭”或许是工匠的“吐槽”,而郑重地写下“天下太平”也是来自工匠的朴素期待。从这些文字当中,或许能够为明中都从兴建到罢建之原因的探索提供一些研究视角。

  除了城砖,展览还呈现了大量的其他类型建筑构件,如精美的琉璃瓦构件、瓷构件、石构件等。而其中一块出土于凤阳明中都遗址的板瓦,用墨书记载的监工姓名,同时出现于凤阳、景德镇的文物实物,以及清代文献上。“这就说明凤阳的这一块瓦,是在景德镇烧造的。所以说,建筑构件上的信息形成‘证据链’——当时举全国之力修建明中都。”卞坚说。

  这座以“京师之制”修建的都城,以饱含历史信息的建筑构件,讲述建造者的故事,还原建造时的场景,带来奇妙的古今“对话”。

  “城事”多风景

  镇江博物馆收藏的明凤阳县图,详细描绘了当时的山形地貌;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鱼鳞图册和黄册,体现土地管理和户籍管理共同维系着当时国家基层社会秩序;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乌纱折上巾,讲述明代服饰文化;蚌埠博物馆收藏的汤和墓出土元青花大罐,体现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自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城砖与来自凤阳明中都遗址的城砖得以对比展示,让观众初步了解“明初三都”的营建过程……

  众多明洪武时期的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不同材质、不同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文物,在本次展览中集中呈现,带领观众从不同角度理解明洪武时期整体的社会风貌。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现和收藏的同类型文物,在一个展柜中呈现,也在告诉观众,它们经历了文物工作者的采集、老百姓的捡拾和上交,以及考古工作者的发掘等不同的“面世”过程。展览中,讲述文物本体的故事,也不忘讲述文物保护工作的故事:一座城,关乎一座“城”,文物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走向大众。

编辑: 王莉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