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颖:BIBF——书业版权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林丽颖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回顾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举办三十届以来,在图书版权贸易方面的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影响成就,以及新的挑战机遇,深入探讨BIBF作为世界知名国际书展,在促进中外图书版权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其未来在版权贸易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国际书展;版权贸易;走出去;文化交流
一、BIBF的发展历程与业绩成效
(一)砥砺前行30届,铸就世界第二大书展
1986年9月,首届BIBF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展商涵盖35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外出版界在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书展。法国《解放报》评价其是“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文化史上实行全方位开放的标志”。此后,伴随着BIBF持续提升展会品质,不断强化版权专业服务,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书展。2019年,第26届BIBF规模创历史新高,展览面积达10.68万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达95个,海内外展商2600家,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3840项。历经三年新冠疫情,2024年,第30届BIBF迎来“回暖”,共吸引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家展商线下参展,其中海外展商占比65.6%,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万人次入场参观。据了解,2023年10月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吸引95个国家的4000个展商参展,举办2600场活动,21.5万人到场参观。2024年春季举办的伦敦书展则有千余家展商参展,共举办百余场内容研讨会,入场参观的人数为3.3万。
(二)双向并进促发展,成为版权贸易重要推手
版权贸易是专业型国际书展的重要功能。BIBF创办之初是贸易型书展,首届BIBF即达成97项中外图书版权交易,把国外优质图书版权“引进来”与推动中国优质图书版权“走出去”双向并进,成为BIBF有别于其他销售型书展的重要特征。近十年来,BIBF不断创新内容、扩大规模、丰富活动,逐步发展成以版权贸易为主,涵盖阅读推广等多元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书展。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在第3届BIBF举办期间颁布,当届书展达成版权交易300项,是前两届版权贸易总量的1.8倍。1992年,我国先后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同年9月举办的第4届BIBF集图书贸易、出版合作和版权贸易于一体,版权交易总量增加到917项,同比增长205.67%,为中国出版业加快融入国际出版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中外图书版权贸易数量依托BIBF平台迅速增加,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图书版权引进一度成为许多国内出版社实现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点,版权贸易也成为中外出版企业参展BIBF的重要动力。
2003年,“走出去”被列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五大战略之一。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BIBF迎来中外版权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的历史拐点。2006年,第13届BIBF版权交易协议(含意向)达12064项,创历届最高,其中版权输出达1096项,同比增长98.2%,首次实现了图书版权交易顺差。此后,BIBF在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我国出版贸易最重要的“走出去”平台。
(三)见证中国出版“走出去”,版权合作成果丰富
30届的BIBF见证了中国出版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也记录了中文图书版权输出的重要瞬间。200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企鹅出版集团在第12届BIBF上达成《狼图腾》一书在全球十多个英语国家出版的版权协议,后者预付版税高达10万美元,创下了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数据的多项第一。十八大之后,中国主题出版类图书迎来版权输出的高峰。2015年,第21届BIBF实现主题出版类图书版权输出416项,占当年版权输出协议总量的16%,创历史最高。其中,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道路丛书”、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中国为什么能》、安徽出版集团的《中国的走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等分别输出到德国、美国、土耳其、韩国、日本及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此后,随着中国图书品种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BIBF版权贸易量不断增长,合作品类持续拓宽,少儿类、社科类、文学类位列第30届BIBF版权输出品类前三。
中外出版企业对BIBF在推动全球图书版权贸易方面所做的贡献积极赞赏。企鹅兰登出版社负责人Alex Elam在参展第23届BIBF时表示,“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对我们非常重要,中国是企鹅成人出版物的第三大版权交易市场”。英国Kogan Page出版公司负责人Helen Kogan在第26届BIBF参展结束时说,“BIBF对于版权交易十分重要,它帮助我们的图书在中国市场实现版权销售,也实现了对韩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的销售”。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肖启明在第30届BIBF参展时表示,该社的《满世界寻找敦煌》实现了法俄日韩四个语种的版权输出。
二、BIBF促进版权贸易的创新举措
(一)坚持高标准、国际化
国际化是BIBF的重要标签。立足“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业务主线,书展的创办与承办单位中图公司充分利用海外参展、业务合作等机会积极扩大海外招展并取得明显成效。1986年,首届BIBF就吸引了35个国家、地区的228家中外出版机构参展,其中165家为海外出版机构,国际展台面积是国内展台面积的4.27倍,施普林格等大型国际出版集团均派员参展。自第20届起,每届BIBF参展国家和地区均达70个以上,国际展商数超过展商总数的50%。2024年,第30届BIBF较前届新增了15个参展国家,国际展商占比超过65%。
国际出版界高层和优秀的版权经理是BIBF开展版权贸易的“关键少数”。每届BIBF都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凝聚一批国际出版高层人士,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版权代理机构、作者等现场参与。2004年创办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至今已是第20届,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全球知名出版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作为演讲嘉宾出席,累计4000多位中外出版高层人士参与交流,论坛已成为出版思想领袖和创新实践者的智力聚会。2005年首次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旨在表彰在介绍中国、翻译和出版中国图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外国翻译家、出版家和作家,至今有63个国家的203人获此殊荣,他们在书展上与国内出版界、作家开展广泛而深刻的交流,感受中国书业的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请进来”的方式促进了“走出去”。
(二)主打外向型出版物
新书、精品和适合版贸的力作,既成为BIBF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版权专业洽谈的硬核。首届BIBF,中外参展图书达5万种,此后逐年上升;1998年第7届至2006年第13届期间,参展出版物稳定在10万种左右;2010年第17届至今,稳定在20万种左右。近年来持续打造的“精品出版物展”,更是集中展示了一年来各领域的优质中国出版成果,见证了我国出版业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国内“外向型”图书的遴选和推介是开展版权贸易的关键要素。自第12届BIBF起,来自河南、北京等国内参展的出版集团开始注重为参展的图书产品制作英文书目;江西展团充分发挥省级版权代理中心的作用,专门为120多种有版权输出价值的图书策划制作了推介手册;山东出版集团按照国际惯例制作了精美的中英文图书插页、腰封以及中英双语的光盘等宣传品。这些出版社清晰的参展目的与专业的版权贸易技能都为版权合作的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年,22万种出版物在第30届BIBF展览展示,涵盖了主题类、科技类、传统文化类、文学类、少儿类等多领域、多语言和不同形式。精品出版物展更是全面展示了新时代和党的二十大以来的重要出版成果,展览首次大规模、成建制展示近年来出版的重点丛书、套书,让诸多好书有了被版权代理发现的机会。
(三)实现展区设置专业化
展会规划的专业程度,对其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围绕促进交流合作、推动版权贸易,BIBF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其他国际书展,并进行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实践探索。早期,BIBF在展区设置上主要分为国内和海外两大展区。进入新世纪以来,BIBF在保持综合展区的基础上,打造“国际版权中心”,细分内容专区,儿童展区、绘本展、美食图书展区等专区不断应运而生,使不同内容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聚焦专题展区,寻找合作机会。今年,BIBF打破原有国内国际展商分开展示的惯例,重新划分综合出版、专业出版、儿童出版、艺术出版等板块,将同领域的国内国际展台放在同一展区,实现了细分板块的中外融合,为交流合作、版权洽谈进一步提供了便利。
图书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之间的图书互译与版权贸易达成,要建立在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为聚焦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2005年,BIBF学习借鉴国际大型书展的成熟经验,首次设立主宾国项目,每届书展集中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成果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合作。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希腊、印度、古巴……至今已有34个国家担任主宾国(注:2016年中东欧十六国联合担任主宾国)。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在参加第29届BIBF主宾国活动时表示,BIBF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现象。它既是反映中国创作之多样的灯塔,又通过书籍为世界各国人民架起了知识交流的桥梁。
(四)探索线上贸易常态化
新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出版从概念到落地,传统内容的获取方式、产出方式、交易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带动了出版产业的深刻变革。为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2003年BIBF特别推出书展网站(www.BIBF.net),实现了从招展、服务、活动报道、书目查询、可供交易版权书目查询到版权贸易的信息化服务。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国际疫情的蔓延,打乱了国际出版人正常的工作节奏。结合全球疫情形势,BIBF决定举办云上书展,实现首次全部展会移师线上,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立“Smart!Live”,融通线上线下交流。借助“互联网+云平台”,中国出版商能与海外出版商进行全天候网上推介、贸易对接、在线洽谈等,实现足不出户展示精品图书、商谈版贸合作,为冲破疫情封锁、达成版权贸易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在疫情首发的2020年,线上BIBF共吸引9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0家展商注册,展示3.8万余种中外版权图书、30多万种实物贸易图书,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6788项,以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的参展方式,打造出“永不落幕的图博会”。
除了创新展览手段和形式,BIBF还积极拓展数字版权交易。近年来的版贸统计显示:电子书授权比率明显增加,有声书、在线阅读产品等多业态数字出版普及,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步授权的情况明显增多,更有一些机构只做电子书授权,为多元化版权交易注入新活力。此外,网络文学不断呈现出的海外市场活跃度,为中国图书“走出去”提供了新赛道。
(五)推动版贸服务立体化
专业的配套活动和服务,为中外展商在短短5天展期内开展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可能。从设置版权洽谈区、提供翻译和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到举办图书推荐、作家分享、版权签约、翻译咖啡馆等系列专业活动,BIBF以立体化的版权贸易服务体系,为版权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专业保障。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专项活动包括:为每年的海外新展商提供展前培训;为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人提供参观书展、参与论坛、城市参访、学校座谈等系列交流活动,第30届BIBF又创新推出“世界汉学家看中国·闽韵书香”活动,带领获奖汉学家们走向地方省市,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出版界的深度链接。持续开拓国际青年出版交流研学计划,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外青年出版人、编辑来华学习、培训、交流,增进海外青年出版人对中国的了解。先后推出“特殊出版人参展计划”“海外中小型出版社资助计划”等,邀请优质的中小型海外出版机构参展,由此推动了更多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富有洞见的优秀作品在海外出版。
此外,书展还通过策划举办出版与技术创新大会、中外出版人之夜、BIBF图书馆日、中国作家对话30国汉学家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多场中外“10+10”版权洽谈专场活动,北京国际艺术出版论坛、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等多个行业会议,多维度、多层面地聚焦行业热点话题,让中外书业从业者充分交流,增进了解,有效合作,实现共赢。
三、BIBF力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与展望
展望未来,面对百年未有变局交织下的国际环境、政治纷争、技术更新与行业变革,BIBF在发挥书展平台优势、以版权输出的方式推动中国图书更高质量“走出去”等方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守正创新。
(一)机遇分析
1.面对面交流的不可替代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加强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培植理性,建立信任,重建联接,成为人类的共同心愿。国际书展是以书为媒开展出版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通过面对面的人文交流,达成不同语言图书间的版权合作、译介出版,有助于增进对于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了解、理解。正如第17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人宇文所安先生所言:当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甚至发生冲突的时候,艺术和文学的交流特别重要。翻译并帮助人们阅读这些书籍,会对解决纷争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BIBF要抓住这一机遇,搭好搭实家门口“走出去”的最重要平台。
2.行业复苏的迫切需要
2023年11月,伦敦书展的主办方、全球领先的展览机构励展博览集团在参展第6届进博会时披露:新冠疫情曾让会展行业按下“暂停键”,疫情过后,全球各大展会强劲恢复,仅2023年上半年,励展的全球业绩实现了27%的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后疫情时代,线下展会对于行业的复苏、商业价值的创造、贸易的合作至关重要。根据数据统计,BIBF自2023年6月中旬恢复参展,2024年的参展规模已达到疫情前的70%,部分海外展商的参展规模已超过疫情前。据“英国书商”报道:2024年英国出版商参展BIBF数量较上年增长25%。意大利展团2024年的参展面积较上一年增长了30%。德国、法国、巴西等众多参展单位均表示明年将持续扩大参展面积。海外展商热情回归BIBF的强势信号,为中国图书更多输出海外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3.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
出版业的发展始终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出版业的重大变革。面对新质生产力给出版产业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全球出版人需要共同迎接变化,创新探索。当前,一些国际出版集团已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内容语音识别、文献综述、智能图书设计、翻译、营销等方面,赋能图书的内容生产与传播。BIBF也积极发挥书业风向标的作用,结合行业态势,主动设置议题,研讨聚焦前沿话题,通过各国出版人相互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将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转为战略机遇,并助力中国出版人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推动出版产业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向高质量发展。
(二)挑战分析
1.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版权贸易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版权产业蓬勃发展。在传统纸本出版物的基础上,数据库、有声书、电子书等数字出版产品,以及开放出版、大模型语料等多模态数字内容产品持续涌现,出版物版权贸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持续演变,出版业版权贸易的形态与格局正在重塑。国际同行中,不论大众、教育或专业,海外大型出版集团90%以上的自有图书产品均已全部完成xmail格式数字化;爱思唯尔等五大专业出版集团年营收的90%来自数字化业务;施普林格等学术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90%采用按需印刷。对标国际同业,我国的数字出版和产业融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数字标准等与国际接轨尚有短板。此外,伴随着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数字版权出现了侵权成本低、手段隐蔽、形式更加多样等新特点,为出版业融合发展之后的国际版权贸易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加强对出版新业态版权贸易问题难点的研究,对于提升数字环境下中国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这也是BIBF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2.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带来的版权保护新挑战
当前,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迅猛,适用场景不断扩展,为出版业的版权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对AI生成内容的权利界定、对海量数据的确权、探索新领域的版权治理新途径等,成为全球出版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成为实现版权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3年,美国作家协会更新了为作家提供的出版合同范本,禁止出版商或网络平台使用作者作品或授权第三方使用作者作品进行大模型训练;美国版权局(USCO)在新规中提出,版权法对由AI自动生成的作品不予保护;英国行业协会成立AI工作组,敦促尽快出台相关法规。2023年12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国内AI绘画第一案,这张绘图作品系通过“稳定扩散模型”(stable diffusion model)在电脑中生成,也就是说它不是原告的画作,而是一幅基于人类给出的“提示词”,由AI程序自动生成的作品。判决最终显示:著作权归“告诉AI应该怎么画”的原告,原因是涉案图片体现了原告的智力投入。因此,判处被告赔偿人民币500元。这个判决的金额虽小,但立时引起了法学界和人工智能产业圈的讨论。以上案例充分说明:大语法模型为内容知识产权的版权界定与权利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复杂性。
(三)展望与思考
1.打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组合拳
BIBF是不同语言汇集的图书盛宴,更是透过图书的故事、哲理和观点,沟通思想和交流见解的重要人文交流平台。搭好用好这一国际交流平台,牢牢抓住全球图书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既将海外名人名家“请进来”,又推中国图书“走出去”,将中国赴海外担任国际书展主宾国活动与邀请外国担任BIBF主宾国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效应。用好海内外国际书展平台,充分展现我国出版行业的改革开放与交流合作的格局,对于发挥图书出版的资源禀赋,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2.实现“讲故事”与“交朋友”的融会贯通
国际书展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以书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归根结底要做好人脉建设。图书涉及学术、教育和人文社科等不同领域,一年一度的BIBF汇聚全球万余名作家学者、编辑、出版人、翻译、设计、阅读推广人、图书馆藏人等不同层面的知识分子和专业群体,以书为媒,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更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出版同行对话交流、建立友谊,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与中国叙事国际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外,重视国际书展创造青年群体国际交流的机会,设立专项计划,资助海外青年出版人、编辑来华交流培训,资助海外中小型出版社来华参展,邀请海外图书馆专业馆员、高校学者来华参加学术研讨等,可以进一步将BIBF打造成为中外青年对话、交流的高能场域,以书展为纽带,做好国际人脉建设。
3.提升“技术”与“数据”的新质服务
三十多年来,BIBF通过举办书展和展期的论坛、研讨会等专业活动,沉淀了海量数据信息和优质案例。数字化时代,BIBF将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服务,做好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更好地了解参展商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情况,提升展会数据分析、信息共享能力,以及书展服务体验和运营管理效率,更好地赋能版贸服务。励展集团CEO仲昊先生在谈到展会行业在未来5—10年发生的变化时认为:贸易展将成为更严肃的商业场所,展厅里购买力更强的高层决策者会更多,需要向业界展示未来的行业发展新趋势和新事物。为此,走过30届的BIBF将通过助力展商不断开拓全球业务,以实现出版业在不同时代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新起点,打开版权贸易的全新空间。
四、结束语
回首过往,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国际书展的BIBF,不仅在专业版权贸易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BIBF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永葆创新活力,担当好全球图书版权贸易的重要枢纽,与全球出版业一道,共绘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画卷,共筑富足绚丽的精神家园。
编辑: 蔡梦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