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观察|安徽,逐“光”而行!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  汪乔 刘玉才 段玉 杨曦    阅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双碳”目标推动全国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各地都在“追光”而行,光伏竞赛已然步入“下半场”。在行业愈发“内卷”的情况下,2023年,安徽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营收排名首次跃居至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浙江。

  今年上半年,安徽光伏行业依然保持了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提升,龙头企业订单充足、生产稳定,配套环节企业生产形势较好的态势。

  安徽光伏行业究竟是如何领“光”前行的?面对技术迭代、赛道拥挤等新情况、新问题,安徽能否另辟蹊径破“光”前行?“追光者”安徽告诉你答案。

  技术领“光”

  在不少专家看来,光伏产业能否健康壮大的核心,仍在于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在中国光伏发展的头十年,最常提到的是“三头在外”的困境,即核心原料来源、市场和核心技术都严重依赖国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历了硅料价格波动危机和光伏出口萎缩的阵痛后,中国光伏行业痛定思痛,开启了不断的技术蜕变,并最终发展出了全球最成熟的光伏技术和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

  如今,历经磨难、韧性十足的中国光伏,新的技术突破在哪里?大尺寸硅片和N型电池技术已成为业界共识。

  而在这场技术争夺战中,安徽已经集聚了不少全力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的硬核践行者,晶科能源便是其中之一。

晶科能源合肥基地

  6月18日,在晶科能源合肥基地,N型TOPCon电池生产线呈现一派繁忙景象。N型TOPCon电池因其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目前主流光伏发电。

  “无论行业怎么变化,是拼技术还是拼尺寸,追求效率的提升将是永恒话题。”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光伏一直是技术驱动型行业,N型TOPcon是未来3至5年的绝对主流。”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屡创优异战绩。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组件全球出货总量已超过230GW,第五次登顶全球光伏组件销量第一,卓越成绩领跑行业。产品获得全球市场广泛认可的背后,是晶科能源对于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今年5月,公司公开宣布其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电池研发效率达到33.24%。

  晶科能源合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晶科能源合肥基地年产32GW光伏产品包括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晶科能源(肥东)有限公司16GW组件两个项目,以及配套10万吨铝型材与25GW边框项目。合肥基地2023年整体完成产值超225亿元,电池和组件项目规上产值均超百亿,今年1-4月份电池片产量同比增加15%,组件产量同比增加7%。

安徽阜阳市南部风光储基地(古城)650兆瓦光伏项目一期工程

  如晶科能源一样的技术“领光者”在安徽还有很多。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2家、达到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总数达到6家;营收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比例达到58.3%,比2022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

  群星闪耀,安徽光储领域创新成果亦不断涌现。2023年6月27日,中国科大马聘教授团队发布超低成本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成果,对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7月18日,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实现单结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26.1%,创造世界纪录。

  “光”链起舞

  大多数人对于滁州的印象还停留在《醉翁亭记》中琅琊山的山水之趣。如今的滁州,正凭借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130余个落地或在谈光伏重点项目嬗变成不折不扣的“光伏之都”。

  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滁州光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丰富矿产资源的支撑、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专业人才的引领驱动等一系列举措的“加成”。

  产业链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并需要结合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和优质服务。那么,具有产业造血功能的龙头项目能带来多大的“牵引力”?

  早在2018年1月,滁州市就将光伏产业领军企业隆基乐叶招引落户,在滁州投资建设年产13GW太阳能组件项目。当年底,项目产品下线,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隆基项目的落地在滁州迅速引发龙头“磁吸效应”。短短几年间,包括隆基乐叶、晶科能源、福莱特、东方日升和阳光电源等在内的10余家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将核心基地“安家”滁州。据统计,目前,滁州市规模以上光伏企业46家,2023年全年产值突破千亿。

  从“一枝独秀”,到如今的全链条“比翼齐飞”、全行业“百花齐放”,滁州光伏产业生态已日趋完善。

  滁州光伏产业链的延伸壮大正是安徽全省“光”链起舞的一个缩影。

  去年,安徽营收超百亿光伏企业数量创新高,12家营收超百亿企业合计实现营收达2800亿元,其中光储业务营收超2500亿元,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近75%。今年1-4月,全省光伏产业链10家百亿企业产量均实现增长,且企业反映年内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省光伏产业链环节不断丰富。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产业招引项目重点在先进电池、组件环节,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分别为60.3%和81.9%;新型储能产业招引项目重点在电池制造环节,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分别为35.3%和57.4%。

安徽合肥肥西花岗镇150MW渔光互补电站

  “光”链起舞的同时,还需要驱动市场渗透更多应用场景发展“光伏+”,激发需求的不同可能性。

  在如今的合肥肥西花岗镇,你可看到高铁疾驰、高楼崛起、千亩鱼塘变身光伏电站的景象。肥西花岗镇150MW渔光互补电站项目以“光伏+渔业”探索产业复合,以“光伏+储能”实现多能融合,打造新型光储融合电站范例。

  58岁的肥西花岗镇老渔民黄厚权感慨道:“我16岁开始养鱼,这种既能发电也能养鱼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见,今后我们也能实现生态养殖了。”未来,更多像黄厚权这样的老渔民将开始尝鲜“渔光互补”,变身新型渔民。

  当前,安徽正不断探索开发“光伏+储能”“光伏+农业”“光伏+建筑”等诸多应用场景,光伏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将不断涌现。

  政策护“光”

  如君所见,“生机蓬勃”可谓是近年来光伏行业在安徽发展的关键词。良好的发展生态,自然离不开安徽省的“顶格推进”。

  2023年12月1日,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在合肥召开。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会上强调,要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强省。

  此前,安徽出台了《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到2027年,力争营业收入超7500亿元,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成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我省已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25个省直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顶格推进全省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产业燕龙基光伏材料生产车间

  安徽还鼓励创新研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围绕钙钛矿等下一代光储技术方向,面向企业征集技术攻关课题,形成高质量攻关任务清单,择优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予以支持,滚动实施一批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引导龙头企业在皖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设立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

  同时,强化供需对接。为帮助更多企业打开市场,今年3月,安徽省光储办上线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供需对接平台,目前已入驻光储企业456家、服务机构15家,发布供需对接需求101条。

  “政府在土地供应、工程手续的办理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取得了行业内的新标杆速度。”华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海彬说。作为安徽“新三样”产业企业,华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基地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项目,去年顺利实现首条电池产线全线贯通,并完成首片电池出片,这也是合肥市首片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全面建成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项目落地以来,合肥市肥西县全程跟踪服务,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省光储办主任冯克金表示:“向阳而生,逐‘光’而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抢抓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抢占产业制高点,我们将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记者 汪乔 摄影 刘玉才 段玉 海报制作:杨曦)

编辑: 杨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