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建新功 安徽艺术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阅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安徽艺术学院乡村振兴专项团队在长丰县徐庙社区、肥东县赵亮社区开展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引导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于农业农村发展,在基层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 共撑一片蓝天

  “老师,这个字怎么读?”“老师,这道数学题怎么解?”

  在这间临时搭建的“教室里”,孩子们争先抢后地向这群“新老师”提问。

  针对徐庙、赵亮社区存在许多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辅导不了、暑期作业很难完成等情况,团队成员组织了课后“小饭桌”行动,为社区中小学生提供一对多的辅导,帮助他们完成暑期作业。

  授课之余,同学们还积极培养孩子课外兴趣,领略艺术之美,发掘孩子艺术天分,提供学习艺术的机会。

  设计专属商标 共注青春活力

  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而文创产品的诞生,不仅推进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如何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创产品,让其走向大众?

  放大IP、扩大传播、增加品牌知名度。

  团队成员结合当地农副产品,设计专属IP,形成独有记忆点,打响乡村品牌。

  传承黄梅经典 展示非遗魅力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徐庙社区二楼飘来阵阵黄梅戏的歌声,有的曲调欢畅、有的婉转悠扬、有的稚嫩讨喜,这是黄梅戏专业王晓龙、王璟两位同学在带着社区同学们一起学习黄梅戏。

  云手、云步、卧鱼、整冠……这些专业动作学起来有模有样,在两位王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步步的学习每一个动作,一句句地练习。

  通过唱念欣赏、身段表演、服饰展示等形式开展黄梅戏讲授和展示活动,让社区同学们能从近距离接触黄梅戏的唱念、服装、道具、服饰等戏曲艺术元素,切身感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黄梅戏艺术。

  定格“最美夕阳” 铭记美好瞬间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心灵的传递,是对老人们生命历程的真实记录。无论是宽厚的笑容,还是沧桑的皱纹,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铭记和珍藏。

  因此,成员们决定通过集中拍摄和上门拍摄两种方式,为赵亮社区的老年群众免费拍摄照片,定格“最美夕阳红”。

  其中,一对已经携手走过58年婚姻长路的老夫妇,最早来到拍摄基地。爷爷激动地说:“我们已经30年没拍合影了,偷偷告诉你,为了这次拍照我老伴在家试了5套衣裳,选了最漂亮的衣服来。真谢谢你们这群年轻人,为民服务啊。”

  赵亮社区第一书记刘冬骏说:“这样的活动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良好家风,提升乡风文明,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借力电商直播 再创致富新篇

  为助力社区农特产品销售,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团队聚焦“抖音直播+特色产业”联合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电商直播,对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开通线上渠道,直播售卖,为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搭建出一条“新通道”。

  为做好社区农产品直播宣传带货,团队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农产品养殖基地,亲自参与体验农产品养殖的日常工作,认真倾听工作人员的解讲说明,从而进一步增进大家对其农产品的特色、品质等方面的了解,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直播宣传。

  直播当天,大学生主播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仍然保持着饱满的热情,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现场展示,向大家介绍当地农副产品及特色产品,当天点赞10万+。通过此次直播,让更多的本地农特产品走上电商平台,进一步打开销路,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师生深刻体会到赋能乡村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下乡”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日子,团队成员将努力学习、将所学知识勤于实践,用青春年华谱写新时代绚丽华章。(曹宇 通讯员 朱新水)

编辑: 杨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