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合肥:科创名城新坐标

安徽日报  汪国梁 史力 许根宏    阅读 

合肥京东方外景。 王牌 摄

  “敢于同国际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

  “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上,合肥走到需要挑战更强、突破自我的关键时刻。

  过去二十年,合肥因跨越发展而被称作一座“励志的城市”。从2000年到2020年,合肥经济总量排名跃升60多位,综合实力快速壮大背后的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引来众多专业机构分析总结。

  志在千里者,不以百里而喜。在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进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后,是顾盼自得、“小富即安”,还是拒绝自满、继续登攀?回答好这个问题,关键看把坐标系放在哪里、拿自己和谁比。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出号召,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一个多月前,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郑栅洁同志在参加合肥市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合肥人文、区位、交通、生态、科创等优势明显,潜力无限、大有可为,要敢于同国际先进城市比,拉升标杆、奋勇争先,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再上一个大台阶。

  “敢于同国际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作贡献。 ”合肥承载着更高的期待。

  进击的安徽,需要进击的合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要把准坐标,敢于同国际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所有工作都要放到长三角的坐标系中去比较谋划,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作贡献,努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全国战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优等生”、全省“三地一区”建设的“领头雁”。

  成绩属于过往。新的发展定位,需要合肥找准新坐标,勇担新使命。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厅全景。 张大岗 摄

  “不把说的当做了,不把做了当做成了,更不要把别人说你好当真好”

  找准新坐标,奔向新目标,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

  在一片赞誉中能否保持冷静,能否对照更高标杆看差距、找不足?

  “不划虚招,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把说的当做了,不把做了当做成了,更不要把别人说你好当真好。 ”合肥市主要领导表示。

  这份清醒,体现在这座城市对未来的谋划中。

  “十四五”时期,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GDP总量力争达到1.6万亿元,高质量发展首位度在全省提升到27%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加快跻身长三角城市前十位,综合实力加快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

  面向2035年,合肥设定了“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并提出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区域发展新引擎”等具体目标。

  在长三角城市人均生产总值排名中,2020年合肥位列第13名。在全国范围内,城市综合实力二十强的竞争向来激烈焦灼。合肥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便可实现。

  在长三角中看人均,在全国范围内比综合实力,放眼全球确立科创定位,这正是“敢于同国际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正符合省委对合肥提出的“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争当特色鲜明的制造强市”等“六个争当”要求。

  对标国际先进的心气,体现在这座城市热气腾腾的发展实践中。

  在合肥市区的东北方向,新站高新区内,京东方生产着110英寸的全球最大液晶显示屏,并已成为全球首家量产玻璃基Mini LED的企业,引领行业发展风向。相隔不远的维信诺,则是柔性显示技术的全球领军者,全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已向头部智能终端客户批量交货。

  在西北方向,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工地上,与“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标语相映衬的,是紧张忙碌的工人和轰鸣的机器。这个由合肥市政府与蔚来共建的产业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近1.7万亩,规划整车年产能100万辆、电池年产能100GWh,是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重要“落子”。

  往西看,合肥高新区正值建区30周年。 30年辛勤耕耘,曾经的阡陌郊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 11月底,与30年发展座谈会一起举行的,是未来产业发展启动大会,是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郑重宣示。

  往南看,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联宝电子生产线上,每0.5秒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下线,助力合肥在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合肥正在把“敢于同国际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转变为全市上下的发展共识与自觉行动。

参观者在安徽创新馆内体验量子时空隧道。张大岗 摄

  “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从“土里土气”到“科里科气”,近年来合肥城市能级与形象的跃升,得益于科技创新。

  科创,是国家赋予合肥的战略使命。作为全国第二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在量子、核聚变等领域处于全球领跑地位,涌现了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等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勠力彰显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合肥必须和国际先进水平比,必须在全球科创大格局中确立自身定位。

  从合肥西二环向西拐入三十岗乡,一条刚扩建的崭新大道,指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这片规划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建设大科学装置区、科学小镇、成果转化区、科学服务区、科学岛、预留区+生态用地等六大功能片区,打造 “最美科研圣地”。目前,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已竣工,正逐步交付使用。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象征和重要基石,建设规模和耗资大,是诸多科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合肥共规划布局大科学装置12个,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7个,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在合肥高新区核心地段,则集聚了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大高新校区、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中科大先研院等一批创新平台,这里将致力打造全球“量子中心”。合肥还依托相关开发区与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平台30个,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地。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创新能力建设。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合肥都在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奋力提升自身“段位”。

  中外著名科创中心,无不兼具科创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不仅是科研高地,也是创业热土。能不能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走向“应用场”,是合肥打造科创名城必须答好的关键课题。

  以“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科创社区”为目标的中安创谷,被年轻的科技精英视为创业路上“娘家人”。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大毕业的“90后”韩东成,在读研期间与室友范超共同创办企业东超科技,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从最初在中安创谷旗下洪泰众创空间创业,到后来在中安创谷帮助下对接融资,再到现在搬进中安创谷科技园,东超科技成长的道路上,中安创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孵化作用。如今,东超科技的产品已初步打开应用市场,企业经过4轮融资,估值近10亿元,成为令人无限遐想的“隐形独角兽”。在11月底发布的《2021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报告》中,合肥占据33个席位,居全国第5位。

  东超科技、国仪量子、中科类脑……一个个高水平科技团队的创业故事,在合肥不断上演,抬升着这座城市在科创版图中的位势。目前,合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3家,居全国第6位、省会城市第2位。近期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将合肥与北上广深等城市一起列为资源丰厚的“科创领军城市”。

  12月6日,合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统筹抓好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12月10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20日定为“合肥科技创新日”。

  坚持走“科创+产业”之路,合肥奋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江淮蔚来汽车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李长龙 张大岗 摄

  “一如既往看好合肥、看重合肥”

  产业是城市能级的决定性力量。合肥发展要拉升标杆、再上一个大台阶,最直接、最根本的是产业发展要拉升标杆、再上一个大台阶。

  近年来,合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和实战路径。

  通过“国资领投”“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合肥撬动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实现全链式布局,在新赛道上抢占了有利身位。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合肥工业比重由5年前的30.8%提高到55.5%,而全省平均值在40%左右。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中,合肥居全国重点城市第14位,在中西部城市中仅次于成都、武汉、重庆。如果只是在省内比、在中西部比、与自己的过去比,合肥产业发展的“成绩单”确实亮点突出、值得骄傲。

  但是,如果以长三角为坐标系,与同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南京、杭州以及苏州等城市相比,合肥综合实力不够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对标全国战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优等生”的目标定位,合肥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合肥面向“十四五”的既定目标:聚焦“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

  网联汽车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及新能源等8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显示时代,我们来了;半导体时代,我们又来了。 ”12月3日,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在合肥新站高新区的一场项目签约仪式上宣布。 10多年前,京东方与合肥“牵手”后,合肥产业发展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京东方也在这些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巨头。

  卸任京东方董事长后,王东升投身芯片领域,“一如既往看好合肥、看重合肥”,将合肥作为重要布局地。在集成电路领域,已经入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合肥,必将拥有更加突出的地位。

  引进造车新势力蔚来,为合肥在投资界赢得赞誉。未来数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密集投放产品、“跑马圈地”的窗口期,机遇与挑战、前景与变数共存。

  12月7日,国轩高科5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开工。往前1个月,另一家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航锂电合肥基地项目开工。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整车制造基地正在建设,新工厂预计明年下半年试产。蔚来新桥生产基地一期在开工7个月后就实现设备进场,有望于明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集聚江淮、蔚来、大众(安徽)等整车龙头以及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关键配套企业百余家,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气势如虹。

  “中国IC之都”“全球显示之都”“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合肥正在把“敢于同国际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的发展雄心化为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的务实行动。

  不久前,在专业机构评选的“2021最受投资机构欢迎的地市政府LP”榜单中,合肥位列第二,仅次于深圳。

  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合肥必将持续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在不远的未来再上一个大台阶,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记者 汪国梁 史力 许根宏)

合肥科学岛景色迷人。 张大岗 摄

编辑: 李谷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头条 政情 社会 时局 生活 图片 视频 好人 专题 执行 评论 版权 原创 地方 教育 汽车 旅游 徽商 发布会 体育 城建 安徽号 乡村振兴 科技 English 版权中心 辟谣平台